创业的起始阶段最是辛苦,不仅没有资金,也不被所有人看好,甚至连苏铭泉和杨牧本人也不知道前景会是如何,只是日复一日的辛苦劳作。
六月初,苏叶已经系统而全面的把所有涉及中考的内容都复习了一遍,初步做到了心里有底。而这时,家里第一批的一千只鹅也终于长成了!
刚开始只是几只十几只的往外卖,虽然收益少,不过也算看到了希望,每次挣到了一点钱,杨牧都要去镇上买些肉回来,给苏叶解解馋,那真是什么山珍海味都比不上的至高美味啊。
没过多久,名声就渐渐的传了出去,县城里开始有大饭店来光顾,苏铭泉和杨牧也不用再带着鹅四处贩卖,只需要等在家里,自然有人开车来买。
在苏叶重新开学之前,一千只鹅刚好卖光,苏铭泉把之前借的几千块钱还掉,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第9章 中考前夕
消息传了开去,许久不露面的大伯苏德永也上门来了。大伯的宝贝儿子苏云飞只比苏叶小几天,也是今年的中考生,不过与苏叶不同的是,苏云飞向来成绩优秀,是大伯一家人的骄傲。
果不其然,刚寒暄了几句,苏德永就开始问苏叶的功课,顺势夸起了自家儿子多么用功,成绩多好云云。遇见这种话题,苏铭泉和杨牧照例无话可接,讷讷不语——谁让苏叶不争气呢。
等大伯夸了一阵,苏叶笑着接话:“小飞用功是好事,不过这没几天就中考了,总是熬夜对身体也不好,大伯还是多劝他休息休息,省得压力太大,发挥失常。”
苏叶一副笑吟吟的模样,虽然这话寓意不好,但是话里话外都是关心苏云飞的意思,大伯苏德永心里有些发堵,但是也只当做苏叶年纪小不会说话,就索性不再谈论这些,转而问起了苏铭泉养鹅的收入如何。
短短半年多的时间,苏铭泉和杨牧亲身经历了一回人情冷暖,杨牧是彻底看透了这些人,只有苏铭泉还念着血脉相连,想要大家都过得好,听苏德永问起,就一五一十的全说了。
下岗这半年多的时间,前几个月都在筹备中,不管是盖鹅舍还是考察鹅苗,苏铭泉没少下功夫。这第一批的一千只鹅总共卖了四万块,在丰源县这个小地方算得上一大笔钱了,要知道,去年苏铭泉买了一套单位自建房也只不过才四万块呢,那还是一百二十平米的三室两厅!
苏德伟听得心里发热,恨不得自家现在就动手做上这门生意,只不过他自己有工作,却是不能擅自离岗的。好在苏德伟原本也没有打算回乡搞养殖,就满脸堆笑的向杨牧说:“先前你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