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上京城的盐税越来越少,户部的人又不是傻子,何况相差这么大,就算是傻子也知道有问题了,因此户部尚书侍郎他们已经跟承庆帝提了好多次了,承庆帝皆不以为意。朝中诸臣对甄家看不顺眼,不但不遮掩,还直接告状,主要还是甄家喜欢吃独食,江南那边的官员,若是不能跟甄家处好关系,给甄家足够的好处,没一个待得长的,这让朝中的大佬如何肯干,江南本是富庶之地,朝中百官得到的孝敬,许多都是来自江南,人家给甄家的多了,给他们的就少了,自然得在朝中给甄家上眼药,谁知道,承庆帝在别的事情上挺英明,遇到甄家的事情,简直像是聋了瞎了一样,一门心思觉得甄家是忠心的。
说起来也不能完全怪承庆帝失察,袒护甄家,主要是因为甄家自从跟薛家勾结之后,通政司那边不说甄家的坏话,反而说江南这边有人私底下贩卖私盐,然后搞出来的都是跟甄家薛家过不去的人家,很是害惨了不少还算规矩的盐商,在抄家的过程中,甄家跟薛家也都好好发了一笔,竟是得了甜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有通政司为其遮掩,锦衣卫又主要是监视朝廷文武百官还有边军动向的,在江南却没太多力量,因此考量下来,承庆帝只当甄家能力不足,不能震慑江南不法盐商,因此,之前便起了换掉巡盐御史的心思。选上林如海自然也有承庆帝的考量,不管怎么样,林梓当年死在任上,林如海也是能臣,承庆帝也没打算将林如海直接坑死。
林如海自己出身姑苏也就算了,林家家族并不兴盛,除了林如海之外,竟是没几个成器的,不过是在当地做个乡绅罢了。但林如海却是贾家的女婿,贾家在江南本来就颇有根基,在金陵很有些声望,贾家跟甄家也是故交,哪怕是看在贾家的份上,甄家应该会跟林如海好好合作,整顿江南盐政的。
承庆帝想得倒好,但是,甄家早就将盐政视作自个的钱袋子,突然来了个人跟自己抢,还指望他们好好配合,那才怪了呢,须知坏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林如海此去江南,以他的性子,不跟甄家对上才怪!
徒景年也没有提醒林如海的意思,林如海又不是傻瓜,原着里面他撑了那么长时间都没问题呢,要不是赶上皇权交替,跟下一任皇帝没感情,被坑死在了任上,也能安安稳稳地回京。何况,整顿盐政虽说艰难,却也是一项了不得的政绩,林如海做好了,自然前途光明。若是他也想要敷衍,或者是跟甄家同流合污,那自然是他自个找死了。
林如海在政治上的敏感度是不差的,自个莫名其妙就被调到江南做个巡盐御史,虽说还顶着兰台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