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权,日后若是承庆帝觉得不爽,这次的事情,将会给承庆帝更多的不满。
不过,事已至此,多想也无益了,徒景年看着下面送过来的折子,说承庆帝明天应该就会到京城,连忙振作了精神,吩咐下面准备起来,第二天随他出城百里,迎接圣驾。
☆、61
决定好了第二天郊迎百里,徒景年一晚上也没怎么睡好,心里存了一大堆的心思。
徒景年已经听说了之前的勋贵文官之间的冲突,心里也有些矛盾,不得不说,不少勋贵确实在堕落,原因有很多,比较重要的是教育,勋贵家庭当家的人前些年一般在外打仗或者是镇守,儿女交给妻子教育,养于妇人之手,生在内阁之中,养出什么样的人也就可想而知了,加上外界的诱惑也比较大,勋贵之家其实没什么意外的话,一般不会缺钱,开国那会儿,勋贵们一般都是头一个冲进城的,不知道搜刮了多少好东西,开国后,又分了爵田,自家也有了产业,下面也有诸多佃户投效,只要不瞎折腾,自然不会有什么经济上的问题。有钱有闲,自然容易养出不思上进的纨绔子弟来,这也罢了,纨绔子弟不可怕,但是纨绔子弟若是有背景,有权力,却又没多少敬畏之心,那就很可怕了,他们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
说实话,朝廷花钱养着这些纨绔并非不行,俸禄什么的,真不是什么大数字,一个县城的赋税,差不多就能给大半的高等勋贵发俸禄了,可问题是,这些人你不可能是光养着,叫人家有饭吃就行了啊,人家也是有追求的!哪怕是贾赦那样,喜欢古玩美人的,也会因为几把古扇,叫贾雨村投其所好,以至于石呆子断送了性命!更别说王熙凤那样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做不出来,总不能叫皇帝念着他们祖上的功绩,天天跟在他们后头擦屁股吧!
承庆帝对勋贵的宽容程度远远胜过对文官,一来,他当年的伴读就是出自勋贵之家,勋贵之家在他的夺嫡之路上也帮了不少忙,二来,他打心眼里不信任读书人的操守,觉得唯有勋贵才能与皇室同进退。不能说这个想法是错的,只不过,勋贵看起来可靠,但是难道不也是在挖朝廷的墙角吗?
当然,这会儿这样的情况并不明显,老一辈的人大抵还在,这会儿战事也不多,一般常常待在家里,对儿孙看得还比较严。
徒景年也懒得多想,辗转反侧一番,终于迷迷糊糊睡着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全福就过来了,站在床头,轻声呼道:“殿下,该起了!”
老实说,这辈子除了小时候,徒景年真没睡过几日懒觉,每天生物钟都比较规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