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搭架子,水蓝星上没有植物,因此所有的材料都是金属合成的,还需要事先定制。
或许是旺季,制造商推迟了两天才交货。
此时黄瓜已经长得老高了,它是爬藤植物,没有架子,它自己是立不起来的,横七竖八,爬得到处都是,欺负隔壁的番茄长得矮,堂而皇之占了人家的地盘,还和人家缠绕在一起。
等它再多长一些的时候,恐怕就不好分了。
阮绮玉一拿到杆子,就立马开始给黄瓜做爬藤架。
两根杆子于黄瓜苗两边深深地插/入土壤,大概70度倾斜交叉,交叉点要高,否则将来会撑不住藤蔓和果实的重量,再用铁丝将交叉点固定住,架子就搭好了。
黄瓜也才种了两垄四行,两排架子很快就很快完工了。
一个架子左右两边可供两株苗子攀爬,接下来就是固定黄瓜苗了。
幼苗稚嫩,又因它们的须子之间已经缠在一起,需要小心分开,避免受伤。
这是个细致活,阮绮玉这才慢了下来。
分好后,就将黄瓜苗小心地缠到杆子上,有的死活耷拉到地上,这时候就需要借助外力了,用线把它和杆子绑到一块儿,经过几天的生长,它就会自然而然地爬架了。
番茄要比黄瓜矮很多,但阮绮玉按照之前的经验,已经不敢用地球的眼光去衡量星际的植物了。
所以她也尽可能地把架子搭高,和黄瓜架子不同,番茄架子最好是三角架。
搭的原理技巧都差不多,三株共用一个架子。
刚进行了大动作,黄瓜和西红柿都有些蔫,她吩咐小美给它们浇水,然后又马不停蹄来到楼顶。
冬瓜和南瓜的架子才是个大工程。
它们需要的是一个宽敞的四方架子。
就像一个棚子,只是上面是镂空的,不需要用挡雨材料封起来。
爸爸去上班了,妈妈肚子越来越大,这段日子,她已经减少了外出的时间,在家好好养着,小美又被打发去浇水了。
阮绮玉只能一个人忙上忙下,不一会儿,就热出了一身汗。
看见她这么辛苦,观众们头一次体会到了果实的来之不易。
“种地实在太辛苦了。”
“原谅我之前的轻视,我还以为种子随便丢到土里,偶尔浇浇水,它就能长得很好,还是我见识太少了。”
“这就是所谓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吧。”
阮绮玉偶尔抬头见到如此感叹,她扬着红扑扑的小脸笑道:“其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话并不是绝对的。”
她边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