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中带有训斥,让她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别让人看皇家的笑话。被李媛不吭不卑的反驳回去,反倒把太后气坏了。
出嫁的公主已经不能向从前一样想怎么骂就怎么骂了,而且宫里的事务由皇后掌管,太后也不能对李媛作出什么实质性的处罚,最后只是自己生了一场闷气。
若是放在大周普通的女子身上,或许会觉得这就是她的命,顺从命运,然后安安分分地跟李兆文过日子。李媛不亏是原书中极有个性的女子,每天因为已经跟李兆文成亲,更加没有什么一夜夫妻百夜恩的想法,她一点也没有这个想法。
李媛的婚事之后,过了没多久,就进了腊月。王琼姿越发深居简出,轻易连坤宁宫的大门都不出,实在是京城的天气太冷,只有窝在屋子还好些。
这日,李逸拿一本折子走进暖阁,道:“有件事情我觉得还是要跟你说一下,你家二叔被给事中给上书弹劾了。”
王琼姿接过折子,越看越恼怒,“我这位二叔,大小也算是个孝廉,竟没想到作出这样的事情来!”
王家二叔乃是王佑年的堂弟,名叫王绍年,年轻时中过举人,当过一任县令,之后就在老家悠闲度日。自王佑年过世后,两家往来不算亲密,王琼姿再没想到这个二堂叔会闹出这等事来。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明天见。
122、第 122 章
这折子上写的清清楚楚, 某年某月某日,王绍年侵占某人良田多少亩, 还有放印子钱, 一桩桩写的很清楚,而且他在外行走, 处处打着王琼姿皇后的名义,因为这个没少得利。
自王琼姿进宫,李逸对她的宠爱世人都看在眼里,若是没有真凭实据这个给事中也不敢瞎说。
王琼姿气恼地将折子重重地扔到案桌上,咬牙道:“我这个二叔是我爹的堂弟的, 比我爹小几岁, 他爷爷与我爷爷是亲兄弟。曾祖父过世后,兄弟俩分家,各得了一半的家产, 我爷爷虽然是太守公,但为人清廉,两袖清风, 当了几年的官, 也没挣到几两银子,倒是我叔祖父, 善于打量家业,短短几年,就将个家产翻了几番,比我家富庶多了, 二叔是叔祖父的独生子,继承了大笔家业,在南京城也算是数得上的富人,得陇望蜀,这样的人真是贪得无厌,永远不会知足。活脱脱又是一个建昌伯!”
李逸扶住她的肩膀,安抚她:“别为这点儿小事生气,不值得。”
在他看来王琼姿的二叔作出这样的事情来确实不是一件大事,哪个外戚不犯点事啊,王绍年比起建昌伯还算好了。
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