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材等,在一千两银子上下,而陈榕一个月能卖一到两次葡萄酒,每次收入一到三千两银子,完全可以覆盖整个陈家堡的开销,还有盈余来购买储备粮和作为应急备用银。
为了自救,陈榕给了齐王府两百瓶葡萄酒,好在齐王府在宿州,他们拿去的那么多葡萄酒不会冲击市场,影响目前的高价,她还可以像目前一样慢慢地向市场释放存货,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价格。
但随着陈家堡的扩大,单卖葡萄酒迟早有一天会入不敷出,因此接下来,商业部要派上大用场了。
陈榕将周大义等人叫来,分配工作。
香皂工坊已经可以开始稳定生产,周大义要负责销售,除了潘家的门路,他也可以自己再想想别的办法,比如寻找更远些的商户合作,或者干脆自己组建商队,开铺子。最后一个主意目前不太具有可行性,但可以先做前期准备。
玻璃工坊在陶二郎的带领下产量大增。本来这时代的学徒制都是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因此师父在教授徒弟时总是会留一手,但陈榕在陶二郎收徒前曾跟他说过,她需要的玻璃数量他一个人是绝对做不完的,这玻璃工坊建立后,他就是工坊长,终身制。这才打消了陶二郎的些许顾虑,让他得以对徒弟倾囊相授,目前他的徒弟们才能派上用场。
香皂走的是中高端路线,要有玻璃工坊制作玻璃香皂盒。而既然目前玻璃制造很稳定,透明玻璃也有了,陈榕觉得玻璃大棚也可以造起来了。因为做不到工业化,这玻璃大棚无法做大,自然还是得走高端路线,什么娇嫩高贵的观赏植物或珍惜值钱的水果都可以在玻璃大棚内试着培育一下。
这事陈榕找到了领民中少有的花匠作为具体的执行人,琢磨琢磨可以栽培点什么,种类不重要,重要的是贵、能种活、卖得出去。
除了高端作物,陈榕还让农畜组管事郑明考察研究一下陈家堡周边可以种植点什么。种植一事她希望让领民们承包,陈家堡周围的山地都是无主的,那就算是她的了,她不求能从中获益多少,只是希望她的领民们能自食其力。
她要创造更多工作岗位,让每个人都能有糊口的机会。即便再没有工作技能,连种田都不会的,还可以去扫公厕,做陈家堡的环卫工。目前的陈家堡到处都是工作机会,只要不懒,就不会饿死。
陈榕给郑明提的要求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最好都要有。陈家堡所处的这块平地不适合种水稻,且她需要地方来造房子,所以除了划出来的一小块地用于种植蔬菜,并没有预留田地。
而山上虽然不适合种水稻,却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