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想到竟然还有看不清形势之人敢在奏折上说这么一番话。
慕行徵默默将奏折上的人名记了下来,又让人去看在报纸上联合签名的那些举人。
如今距离过年已经不足两月, 慕行徵不愿意在年前大动肝火。
况且这些举人虽然有些思想僵化,但若是肯低下头做实事,对大宴发展很有用处。
毕竟大旱之后有大涝,大宴虽然已经进行了两年的基础建设,但应对快要来临的洪涝灾害明显是不够的。
还需要抓紧时间建设排水沟渠。
所有事情都要马不停蹄的安排,举人虽然闹事,但是也不能一味镇压,将他们全都送进牢房,反而应该让他们将功补过。
因此慕行徵并未有大动静,只是利用报纸,刊登了另一则消息。
现如今朝廷缺能人志士,只要通过朝中的新型考试,便可以成为官吏,朝廷包分配,管吃住。
并且这些考试不是像春闱那般三年才能一次,而是一个月一次,只要能考中便能立即走马上任。
即便是一次不中,但月月都能够考试,一年十二次总会有一次考中的。
若是一直没有考中,春闱开始后也可以继续春闱。
总之就是一句话,只要不闹事,老老实实听朝廷的话,大家都是能够当官的。
慕行徵的政令通过报纸发出去之后,有许多举人消停了,一个月考一次,一年平白多了很多机会。
而且现如今只要是朝廷编制的官员,福利待遇都很不错。
而慕行徵也将煽风点火的几个人重点关照,派了几个隐卫去官员家中暗访,悄悄搜集官员的罪证,准备来个一网打尽。
“接下来一年的重点应该放在防洪一事上,虽然洪灾没有旱灾影响范围这么广,但也有许多地方暴雨连绵不断。”
慕行徵想起自己上辈子看过的奏折,有些地方由于地势低洼,下暴雨的第一天便完全被洪水掩埋,待洪水退去后,只能看见零星的盖房子的茅草,旁的什么都不存在了。
还有些地方因为雨势太大,导致山体崩塌,砸死了不少百姓。
当初旱灾和洪灾接连不断,大宴的国库十分空虚,到最后连赈灾的粮草都拿不出多少。
这些事情沈楠枝是从原书中的描写所得知的,但是毕竟不同于慕行徵这个亲身经历者印象深刻。
洪灾的受灾部分主要在大宴中部。
老天连续下了三天的特大暴雨,让人躲无可躲之后,仍旧不愿放过,又继续连绵了一个月得阴雨天气,才终于让百姓们见到太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