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母亲、叔母等人,哪个不是名门才女、书香世代?这些年来也丝毫未见她们举办文会为自己博取什么名声,会如此经营自己,对母亲来说只怕也是难得的从权之举,说到底,还是她本人不够争气,只能通过这般手段来争取亲事。若她真被这些虚名迷了心窍,又如何对得起父母?这所谓的惜身重名,只怕不仅仅是要注重名声,更说的是要顾惜自身修行,一面维护名声,一面也不为虚名所惑……
自己想通了这一层道理,宋竹只觉得这几个月来那带了些迷惑的欣然,全都为戒惧严肃取代,一举一动,仿佛都多了几分稳重,走进周家院子时,更是处处在意,不敢流露出丝毫骄矜之色,反而在心中暗暗告诫自己:“旁人夸我,不过是人云亦云,因几个国夫人说我好,便也看我好了。我自己心里要明白,别人那样夸我,其实是另有用意,我可远远没她们夸奖得那样好。虽说别人夸我,我也无法阻止,但决计不能把这些话当了真,反而要加倍的谦虚谨慎。”
她心里有事,脚步不期然就落了后,不料前头就出了小小的乱子——原来是周娘子的兄长听说妹妹病了,特地从洛阳赶来探望她。倒是和几个小娘子撞在一块了。
周娘子能入读女学,家里自然也不是等闲之辈。其乃是太后旁支,更是洛阳大族,在洛阳已经居住了百年之久,和大部分宦居此地的女学生还不一样,只有祖父在京中任职,亦是朱紫金鱼的高官,这周衙内约十八.九岁,长身玉立、形容俊秀,拱手施礼时,也见得礼数周全,更是谈吐文雅,惹人好感。几位没说亲的小娘子,不免都多看了几眼,只有宋竹刚刚明白了一层道理,精神正在整肃期间,又吃过李文叔的亏,倒是有意落在人群后头,不想和周衙内搭话。
好在这周衙内也十分知礼,同几人寒暄了几句,便先回避出去。宋竹这才露出笑容,摘了盖头,上前和周娘子说了几句话,周娘子果然正为功课发愁,宋竹带的笔记,便成了最好的礼物。
她们一路探望过来,此时天色也快近午了,再加上周娘子怎么说也算是病人,便都不耽搁,略坐了坐便起身辞去。周娘子靠在床.上,咳嗽了几声,又拿着宋竹给的笔记好一番抚弄,不知想到了何处,忽然露出了略带讥刺的笑意,轻声自语道,“什么既美且贤,我看都是吹的,如今她倒是好,做什么别人都捧着,真把自己当回事了。”
旁人去了,周衙内自然走进屋内,听到妹妹这般说话,他眉头一皱,便轻责道,“人家好意来看你,你这说的是什么话。”
周娘子形容单薄,只一双眼生得好看,别处姿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