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
萧肃翻了翻纸箱子,想看看有没有同学录什么的,却意外地翻到了一本点名册:“这儿有本名册,找一找就知道了。”
第一页第一个名字就是石鹏,翻到第二页,倒数第二个名字赫然写着“王桂玉”。
“他们果然是同学!”萧肃惊讶地道,“太巧了吧。”
“这种小村子,中学就一所,年龄相近的小孩八成都是同学。”荣锐接过点名册翻看,皱眉道,“奇怪的是,石鹏为什么要珍藏这么一份点名册?”
被他一说,萧肃也觉得不解,按理石老太太临终前嘱咐保存的东西,应该是非常重要的,要说相册还能理解,点名册就有点诡异了。
难道它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这是什么?”荣锐翻到最后一页,只见点名册的封底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小字。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萧肃念道。
荣锐接着下一行念:“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是蒲松龄撰的自勉联。”萧肃说,“石鹏把这句话写在这儿,大概是为了勉励自己吧——这是高三第二学期的点名册,他们那时候应该是总复习阶段。”
“这不是一个人写的。”荣锐仔细看了看,道,“第一句字迹娟秀,转角圆润,仿佛是女生的笔迹。第二句运笔锋利,更像男生写的。”
萧肃一看果然如此,再往下,“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一页纸整整齐齐写满了诸如此类激励发奋的诗句,一人一行,仿佛两个相知相依的少年男女互相鼓励,在高考前艰辛的岁月里传递着隐秘的扶持。
“这个男生的笔迹,应该是石鹏。”萧肃道,“那另一个人会是谁?”
荣锐往前翻了一页,道:“是这个人。”
和封底的诗句一样,点名册也是两个人分开填写的,石鹏的对勾画得很大,经常超出格子,另一个人的对勾却画得很小,在格子右下角轻轻巧巧地蛰伏着,仿佛等待春天发芽的小种子。
“这本点名册,是由两个人轮换保管使用的。”荣锐道,“中学班主任经常会这么安排,让班长和班副早晚轮换点名,互相监督。”
萧肃的视线扫过那张毕业照,几名老师坐在照片正中的位置,右侧占着石鹏,左侧站着王桂玉。
那是班长和班副才有资格站的位子。
令人震惊的真相就这样悄然浮出水面。三十三年前,石鹏、马强和王桂玉曾经在同一个班级读书,石鹏是班长,王桂玉是副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