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啊,将易、钱二位校尉请来,公行,对方这阵势还未摆好,现在就帮他们点火岂不辜负了曹将军的一片心意?”张虎闻言还是微笑摇头,一旁的张辽却是笑道,言语之中比之方才就要轻松了许多,怎么也要等曹军忙完之后再行动手。
“军师将军说的是,绣心急了。”张绣闻言面上微微一红,随即言道,一军主将越临大战越要有沉着的气度,他可是数万士卒的安危所系,观及军师与张将军的举止,自己在为将的修养上还需要历练。
那边近卫士卒得令飞快的跑下城头去通传两军的器械营校尉,张辽张绣二人则是拿起千里镜观察起城下曹军堆积柴草的进度来,看曹军的动作极为娴熟,速度相当之快,恐怕再有半个时辰便能形成昨夜之势。不过以二将现在的心情倒是希望曹军再快一点,越快越好,这汉中的初春之夜还是极为寒冷,点把火让敌军暖和一下亦是乐事。
城下两名年青的将领随着近卫士卒一路小跑沿阶而上,行动之间青春的活力展现无遗,长安军器械营校尉易成龙,燕云军器械营校尉钱子通,二人一个十九,一个二十一,却已然身居校尉之职统帅五千士卒,以他们的年纪和职级在整个汉军之中都是不多见的。除了燕王刘毅重视对后背力量的培养以及本身具备的优秀素质之外,器械营这样一支新式兵种之中包含的技术性因素也是最为重要的原因。
辽东军善攻,燕云军善守,虎卫军奔袭如风,龙骧军侵略如火,燕军的王牌部队是各有所长,但所有主力军中的器械营也有一点是傲视全军的,那便是士卒的整体文化素质。这既是技术兵种的特性所决定也与燕王的建军策略细细相关,士卒的素质不仅仅体现在身体与作战技能之上,文化知识的学习亦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有了一定的知识他们才能更快的学习先进的战术,领悟更为精深的阵法与战法,也能进一步的深知他们是在为谁而战,为何要战,重视他们军人的荣誉。
“没文化就要落后挨打!”这是燕王在幽州武院为高级将领讲课时所说的一句大白话,自从幽州军建军之时刘毅对此就极为重视,每日操练的间隙都会有专门的教员教导士卒们读书习字,而在刘郎纸出现之后这样的教学更被极大的普及开去,此时的燕军基本上已经扫除了文盲的存在,绝大多数的士卒已然能够自己给家中写信!这在后世看来可能不足为奇,但在汉末之时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创举了。
事实证明刘毅的这个做法没有错,在学习之中几乎所有的士卒都表现出了超乎想象的热情,他们认真的态度比之幽州书院之中的那些学子都不遑多让,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6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