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刘毅眼中,那一战之中的关羽可谓是将其领军才能发挥到了极致,在兵力并不占优的情况下打的曹军大将曹子孝不敢出樊城一步,又将五子之首于文则的七路大军毁于一旦,更将此人生擒活拿,便是曹孟德都曾想要迁都以避让,以一路偏师做出此等战绩,三国之中还有谁能与之相较?第一名将之称关羽实是当之无愧!
用后世的话来说,于禁是在不对的时机遇上了强大的对手,加之对荆州一带地形不熟,与安营扎寨之间露出了极其少见的破绽,被关羽借决水之力败之倒也情有可原。不过此处亦能见地利在大战之中可以起到的作用,倘若是换了在北地交手,虽然刘毅在二者之间还是看好关羽,但这两大名将势必要有一场苦战而绝非是那般的结局!
最让刘毅感到不解的便是于禁被俘之后的行为,按史书之上对这位五子良将之首的描述他应该是忠贞不屈的求死才是,可于文则却是选择了降服,难道其时的关羽便有如此大的威势可将之震慑?既然关云长可以做到,刘毅相信自己也不会输之,对于赵云之言他多少是有点不以为然的,之时嘴上不言罢了。另一个时空之中于禁最后是被孙权送回魏国的,曹操对这位爱将倒是表现的极有气度,可这个人生最大的污点还是使得之后的于禁再无任何建树郁郁而终,恐怕这也是一生戎马纵横沙场的他最不愿意有的结局,然却再难更改!
“燕王若要拿那于文则,何须三将军亲自出马,文某不才,愿擒于禁小儿,献于麾下!”刘毅脑海之中尚还在对青州于禁多做思量,一把极为雄壮的声音便从门外传入,正是文丑樊稠二将并肩齐至!
第八百二十五章 兼听则明
由于南北地域的差别,刘毅属领之中秋收的完成是要晚于南方三雄的,不过也已经接近尾声,当时之所以会定下在开春之后起兵便是为了避开严寒的冬季对战事带来的不便。临近十二月,幽州之地已经开始了飘飘落雪,冀州青州等处也不例外,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作战士卒的行军、战力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后世的拿破仑与希特勒最终都在实力强盛之时将大军葬送在了俄国,与之酷寒的天气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尤其是在汉末,冬天要比后世更加寒冷几分!
在严寒的天气下作战,对于后勤物资是极大的考验,比起春秋二季会有更为巨大的消耗!刘毅北平机会的方略是稳步进取,兖州一战在他心中又是唯求必胜,因此一切细节都要做到极致,将燕军的优势彻底发挥出来,天气作为对战事影响极大的因素自然就会受到朗生的重视,春秋二季相对而言是最为利于发动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