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的士卒在到达谷口之时粮草已是大致耗尽,即或有所残留怕也不过是几日之需,如此对这支奇兵而言倘若不能在七日之内找到后续之所便不用敌军攻之怕也要自溃,一生谨慎的诸葛亮不用此策也有他的道理。
当然魏延此法也是有着很大的成功可能了,倘若被他成功扰乱敌军后方得到补给再配合前线大军进攻的时机行事,就可里应外合,事半功倍,刘毅一直认为倘若刘备不死倒是很有可能实行魏延的这条战略,因为以他的眼光定可以看出长此相持下去,敌军会越来越强而自己却正好相反,与其如此还不如放手一搏,险中求胜!
而刘毅之所以会想起这个战术是建立在自己雄厚的实力基础之上的,同样的事情不同人去做就会有不同的效果,当时的蜀国可以挑出一万精兵从此而出,如今的刘毅必然可以数倍与之,魏延需要五千士卒担负粮草以为军用他有独轮小车在手却能为奇袭之军提供更为持久的作战能力,这一点在天狼的提议之中表现的也极为明显,他们向燕王建议的三万精兵不是信口开河,是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的。
如今这些战法可能不会用在实际之中,但天狼的建议却绝不是无用功,山地兵团的演练绝不可废,穿行崎岖山道也会成为将来这些兵团必备的素质,说不得刘毅就会给张鲁一个惊喜,所谓兵不厌诈更何况张公祺在态度上还是有所保留的,而刘毅最恨便是摇摆不定!
思考了片刻之后,刘毅开始提笔对天狼的提议进行批阅,既要鼓励他们的奇思妙想也要指出其战略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身为全军大脑的参谋总部,任何一个错失所付出的代价都可能是成千上万士卒的生命,战略计划的拟定要做到最大的程度的周详细致,减少错失的几率。相信在这样来往的过程之中,天狼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成熟,现在刘毅还能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去完善自己的构想。
除了汉中攻略之外,还有一份提议引起了刘毅极大的兴趣,提出此事之人姓高名伟,进入天狼之前乃是燕云营中的一个司马,如今不过二十有二,亦是此次幽州武院整军之中第二批的学员,因表现出色而被招入天狼之中。他此番站在曹操刘备的角度谋划了一个攻击燕王属领的方案,那便是以青州作为代价由此处出兵攻击冀州,再吸引了幽州军主力之后便自徐州兖州两处发兵,一指下邳,一指邺城!
这样的提议要是放在其余诸侯军中算得上是大逆不道了,说不得还要加以军法,但在天狼之中这却是刘毅鼓励众人去做的事情,既然设立这个类似参谋本部的组织便是为了集思广益,又怎能对麾下的各种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