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之后便更是如此,刘毅的眼光是不容置疑的,这十数年来被他看重之人无不在各种领域内取得了极大的成就,这一点便是曹操刘备等人都深为知之。曹操在拿下荆襄之后还特地寻找过诸葛亮的踪迹,那便是因为荀彧告诉他郭嘉在襄阳城中与之年青人有着多次的相会,足见对其的重视,郭奉孝此举多半来自刘毅的授意,他看中的人才肯定不会错,曹孟德的反应可算十分机敏,奈何天不从人愿,诸葛一家早已行踪渺渺了,而在得知那明修暗度之计便是出于此人之手时,可以想象他的后悔之意。
北平城的雄伟气度令得魏延也是十分感叹,当然最令他心动的还是可以在此地见到大汉燕王,风云第一将刘毅,也就是他现在所投效的主公。而刘毅待他的方式也算是较为特别,谁都不知道当晚在亲卫营的帅帐之中燕王与那个二将军派遣而来的年青人谈了一些什么,只知道一个时辰之后刘毅便将他任命为亲卫营副统领,负责全军的操练与整编。这个任命就是将其置于亲卫营最高军事主官的地位上了,此时亲卫营的统领乃是管亥,但他更多的则是担任燕王的护卫之事,这个副统领的任命加上实际的职权已经宣示了此人在燕王心中的地位。
与刘备当年任命魏延不同,亲卫营中没有人会去质疑燕王的决定,徐公明将军之语还音犹在耳,刘毅看人的眼光是绝不会错的,他们只会对这个年青人感到十分的好奇,也更想一见他可以令燕王欣赏之处,这无疑使得魏延在心存感激的同时背负上了巨大的压力,倘若他不能证明自己,不光难以服众还会对燕王的声誉有所影响!他绝不想成为那个例外,因此唯有拼命努力去在军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既然是将才,就要压上重担,在与魏延一番交谈之后刘毅便做出了这个决定,他相信史书的记载却更为相信自己的眼光,眼前的魏文长不单有着成为大将的潜质更有着坚忍不拔的意志,压力只会让其奋进,当然这其中还需要自己加以提点,使其迅速成长。
让史书上所载的那些战将发出更为璀璨的光芒对刘毅而言是一件极有成就感的事情,自起兵以来便乐此不彼,亦是卓有成效,二位义弟就是最大的例证,此时在刘毅以及天下众人的心中,甘宁赵云绝对是幽州军不可或缺的大将之才,便抛开他们的身份不论其统军之能与彪炳的战功也绝不在徐晃张合之下,而若是按照史书的记载,除了武勇与胆略之外二人还是无法与曹孟德的五子良将相提并论的。
其余的例子还有更多,太史慈、周仓、裴元绍、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