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呈书亦是刘郎纸运用之后方才出现的,以丝线精心装订,颇为牢固,其书写量不在同体积的书简之下可重量却要轻上许多了,刘毅接过打开一看不由的微微颔首,其上满是刘桓清秀的字迹,这一手书法比之自己胜过颇多,其中使团的路线、人员、护卫、物资、出行时期及行程预算皆写的清清楚楚一目了然,足见用心之细。
刘桓口中的班子明乃是班超之后,那培育出信鸽的班青正是其兄,此人心念祖上荣光,一心想要复之,已经被刘毅与戏志才定为西域使团之首,若非当日司州战起便已要出发,如今正是其时,而刘毅曾与王欣然之兄聂离提起此事,他亦是极有兴趣,数日之前也和刘桓有过相谈,而这黄慎在西域之事上为刘桓出力极多,也曾受到刘毅的赏识,班子明早有官职在身,这黄慎自然就成了他推举之人。
“恩,此份呈书倒也算详细,可照之而行,我儿还要与使团之人多多商谈,所谓兼听则明,切不可因自恃身份而有任何看清之意,须知这世上能人无数。至于那乌里奇欲图复国之事我儿又有何计较?”刘毅颔首以示认可复又出言问道,眼中教导之意极浓。
“父王之言孩儿必定谨记心中不敢或忘,这黄慎亦无官职在身也无名声在外,可要论及对西域之见识,除班子明外实不做第二人想,父王之言具是!那乌里奇一心复国,结交桓儿不过想借我大汉军力为用,可此时孩儿却不能应他,如今司州大战方定,父王定要休养生息以利与民,怎可擅动刀兵,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不过在孩儿看来,这乌里奇想来也可看清此处,因此并未多做纠缠反对孩儿更为恭敬。”刘桓闻言答道,他有过随父亲从军的经历,对战阵之事颇为了解,又得戏志才等人指导,自然能看清眼前大势,不会有所造次。
“好,此事为夫既然已经交给你,便要尽力与我办好,倘若西域使团之行有成,亦是桓儿你的好处,此事不需再议,你与戏田二位先生议定之后便可成行,眼下为父倒有一事要交你去办,只是其中颇有劳苦之处,我儿可愿去?”见刘桓安排颇为妥当,刘毅也不愿再做多言,就算有些差池对年轻的刘桓而言亦是一种经历,犯错不怕,只要能即使总结从中获取教训便是进取之道,当下又再言道。
“有何事父王尽管吩咐便是,孩儿绝不怕辛苦,也定当倾尽全力将父王交代之事办的妥当!”刘桓闻言却是心中颇喜,看来父亲对此次西域之事还是较为满意的,否则绝不会再有要事相托,至于劳苦,有过军营经历的他还真不放在心上,这亦是父亲对自己的看重。
“前番你将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