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之后言道。
刘毅接过此图打开一看的确如同刘桓所言极为详尽,较之前朝张骞班超所描绘的更为清晰,而让他心中在意的还是长子那番颇为精到的分析,看来在此之上他是花费了不少功夫,日间戏志才、张合、陈群等人提起大公子的勤奋好学也是赞誉有加,此时方才信之。
“桓儿能有此为,足见平素用心,我闻志才长文二位言及你对幽州政事也是颇为熟悉,如此可将其中优劣说来与为父一听,你不需拘谨,尽管说来便是。”刘毅先是微微点头表示赞许,随即却又问起行政之事,此乃他临行之前对刘桓的交代,倒要看看此子到底领悟如何,如今自己身为燕王,这世子一事很快便要确定,倘若大业有成,世子之名便要有一字之改,在此处他可不会有任何轻忽,当年始皇文帝打下万里江山,却只历经二世便亡,刘毅绝不愿重蹈覆辙!
第六百五十二章 将将之道
在后世人的眼光之中,十五岁不过还是初中生而已,他们根本无法去面对这个社会,可又不得不承认这样一句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说明什么,生活的历练是非常重要的,也许在刘毅的眼中似刘桓杨烟这般岁数的少男少女在长相上与后世的同龄人差别不会很大,但是在心智的成熟上他们甚至还要胜过后世二十几岁的青年,这便是时代的差异,以汉末眼光来看十五岁的刘桓已经是成人了。
且相比于今世的同龄人,刘桓更有着非同寻常的优势,父亲乃是朝中重臣,名闻天下的大将,母亲则是大家闺秀,才名远播的才女,套用后世一句话,他就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名副其实的官富结合二代体!自幼就是遍请名师督导极严更是文武双修,此后又跟随父亲征征战沙场,加上他的天赋与勤奋,现在的刘桓无疑是极为优秀的可作为大将军现在是燕王刘毅之子,光是优秀还是不够的,他的那些弟弟们也会拥有和他一样的条件,想要脱颖而出他必须要做到卓越!长子的身份固然是极大的优势,可以他对父亲的了解,若是自身才具不够的话,恐怕大业也不会落在他的身上,而眼前就是考验。
“先秦百家争鸣,各国皆尚礼仪却唯有秦人尚武,以严刑峻法军机森严为诸国之冠,终至始皇得以一统天下,建立不世基业,可其后却因民怨沸腾,虽始皇在时一力镇压尚可无虞可始皇一去其后继者再无此威望与民,由是纷争便起,后我高祖皇帝斩蛇起义,与西楚霸王做逐鼎之争,终而打下大汉万里江山!孩儿以为,正因六国尚礼而秦人与之相悖,始皇可震一时却不可镇万世,此乃秦灭之要害也,而高祖与民约法三章,尽去前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