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所疑虑,却不便多言。
“大将军所言即是,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诸侯莫不是割据州郡,私向攻伐,致使汉室不正天子倾颓,幸得有大将军横空出世力挽狂澜,再度振我大汉声威,此次天子早逝确令人始料未及,这汉室正统之事就要压在大将军肩上,谨慎行事亦是必须,只是……将军所言彻查之事恐怕会为别有用心之人所乘!”司徒杨彪对于天子之死亦是心存疑虑,他心中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刘毅,可以大将军如今的声威和刘毅一向的为人,倘若此时有此举至少有些太过心急,况且此时他尚且忙于司州之乱,根本不在京中,这些宫廷之内的事情一向颇为隐晦,可刘毅归来便要加以彻查,这无形之中打消了杨彪心头的很多疑虑,对他的支持更加坚定起来,眼下听出刘毅言中之意便出言道。
“杨司徒所言虽是正理,可刘某亦绝不会放任此事不理,天子乃刘某主上,亦是家中子侄,在公在私在情在理刘某都不会坐视,此时一切暂时搁下先为天子处理后事,至于诸位所言亦不可轻忽,刘某有意先让伏后代掌朝政,刘某自当尽心辅之,一为天下安定百官无忧,二来也要与汉室宗亲之中好生斟酌,事急从权,也只得行此权宜之计了。”刘毅闻言微微沉吟一方方才言道,皆是以大局为重之态。
可他的话却给了在场所有老臣一个个大大的意外,谁也没有想到大将军竟然会有这般的安排,此时刘毅虽是言辞有礼,毫不倨傲,可其言语之中却有着令人不敢抗拒之威,一时间人人心中都是沉思其意,却无人对此再言其他,这偏殿之中一片寂静!
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身相殉
(今日加班,这一章迟了一些,大家见谅!)
听了刘毅之言,几位老臣心中也是各有想法,首先大将军之言并非不合祖制,高祖之时就有吕后先是垂帘听政后又临朝称制,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垂帘听政乃是皇后代幼帝以掌朝政,而临朝称制则是直接行使皇帝的职权了,乃是实际上的最高掌权者!当年吕雉统治期间虽将刘邦的子孙斩杀极多又是大封吕氏诸王可其却无取刘氏而代之的心思,用人为政亦是维持了汉初的休养生息,她在位的十五年间民生安定,汉朝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论起功绩地位恐怕也只有后来的则天武后可以稍胜一筹了。
因此对这样的一个女子,不光后世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就连汉朝的史书也是一样承认了他的地位,在司马迁的史记与班固的汉书之中,都有吕后本纪的记载,而本纪是专为皇帝立传的,足可见汉代之人对这位皇后的态度,至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