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学生,只会让老师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你们没事可做了?”李老这话就是在明确的赶人了。
赵老:“还行,实验已经到了最后阶段,不急,现在重要的还是木仓支改造的项目,我们来看看,听听小辛同志怎么说,交流一下。”
“小辛,你有没有什么问题?”李老问她。
辛凝摇头:“没问题。”刚才与李老的交流,让辛凝获益良多,她更深入了解了这时代的武器,以及世界格局是如何的动乱。
李老本想拒绝,但一想到辛凝的薄弱点,又改了口:“行,那就都留在这儿吧,我们一起听,你们有什么话便都说,不用怕小辛听不明白。”就怕你们跟不上她的思路,搞懵自己。
众人不明所以,却没人离开,只有林杨默默擦了下额头不存在的汗水。
因为没有那么多凳子,又不舍得离开,便有人站直,或者直接找了个地方坐着。
“李老,刚才我们说到膛线的问题,膛线我做了微调整,但想要得到更高精度的膛线,就要在工艺上下功夫,我们通过制造制膛工具,来实现精密批量生产……”
“膛线就是木仓支的灵魂,但现在制造膛线的难度很难,尤其是制造高质量膛线,那就意味着大量的人力财力精力,这种制膛工具,有办法制造?”李老准确提出自己的问题。
辛凝没有任何犹豫就点了头,膛线的制造在二十一世纪初还处于不断优化的阶段,但到了二零五零年左右,这个问题就已经得到了完美解决。
那个时候,智能已经占据了人类的生活,这只能算是小问题。
李老艰难地咽了下口水,颤声问:“小辛,你有了构想?”
辛凝摇头又点头,可把一众等她回应的人吓个半死,“知道要怎么制造,但材料少了,现在制造不出来。”
“什么材料?”林杨急忙问,甭管什么,他都得给辛凝找来!
“纳米材料。”
一室寂静,好半响都没人说话。
辛凝只是实话实说,却吓到了在场的所有人,现在纳米技术只是美帝苏维埃那些大国的科学家根据费曼的一次演讲资料进行的构想,纳米技术是否能存在发展,没人能证明。
“咳,小辛,你接下来是打算研究纳米技术?”李老看着辛凝,想要知道辛凝是否真的有这个想法!
辛凝毫不犹豫地点头:“对,因为现在没有,所以只能自己发现,自己制造。”
众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该如何接话,是说辛凝不知天高地厚?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但看着辛凝那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