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哗哗地倒进这个“坑”里。
由于坑的四周都是石头,所以水很难浸入土壤里,大部分就都留存在这个坑里了。
这时,星星们再把烤得滚烫的石头丢进坑里,带着水的温度也升高了。
等水温合适之后,它们会一点点地往“坑”里加入面粉,还会加入撕成碎末的鱼肉、切成小块的木薯。
这样“煮”上几分钟之后,星星兽们就能得到一锅,或者说一坑货真价实的“鱼肉粥”。
用这样的方式来烹饪,既节省了燃料,而且还让食物的味道更丰富,也更适合一大家子一起吃了:
毕竟,一把面粉只供一只兽吃一顿,但这样的一锅粥,能够一家星星兽一起喝上一天呢!
现在,白天的时候,不用出门采集或者耕种的星星兽就留在棚屋,负责照看火堆,碾磨面粉,制作食物;
晚上,所有星星兽都回来了,大家围着火堆,互相分享食物。
它们围着火堆的时候,似乎还会叽叽喳喳的闲聊,大概是在交流这一天的经历?
等食物吃光了,它们会留下一只兽,整夜看着火,不时添加燃料;其他的星星兽,就在火堆旁缩着入睡,睡得非常的安宁香甜。
*
除了种地以外,住在地面上星星兽并没有放弃外出采集和捕鱼。
在星星兽外出采集的过程中,路琪惊喜的发现:
这些兽们,已经学会用语言沟通、然后做计划了!
从最开始,星星兽之间就可以“交流”。它们可以发出简单的音节,再配合上肢体动作,能表达出一些复杂的信息。
这两个月的时间下来,通过反复观察揣摩,路琪甚至已经学会了一点点星星兽们的“语言”:
“吱吱”代表“好!是的!”
“唔唔”代表“不,不行。”
看着一群星星兽在那里忽而“吱吱”忽而“唔唔”,路琪觉得非常的可爱。
渐渐的,路琪发现,这些地上星星兽们,在搭建房屋、围绕火坑聊天的过程中,越来越擅长“交流”。
一段时间后,地上星星兽们,已经能说出较为复杂的音节了。
路琪猜测,地上星星兽们的“语言系统”,正在迅速进化着。
这种交流,最明显的正反馈,就体现在“采集”和“渔猎”的分工上。
在经过反复交流之后,地上星星们已经学会了行之有效的分工方式。今天要分成几组,哪一组去撸麦粒,哪一组去河边,谁负责当“踏脚石”,谁负责割断桔杆,要带什么工具,大家都会事先商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