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人,例如遏必隆,例如满达海以及他的儿子常阿岱,都旗帜鲜明的站到皇帝的身边,至于更多的,则是保持中立态度,两边倒。
其实,事情闹到这一步,许多满洲贵族们都开始后悔了。岳乐也后悔。他是阿巴泰的第二个儿子,大哥去世的早,他继承了爵位,还受封亲王,已经是皇恩浩荡了。而且,他还一直记得,当年皇太极命令他额娘和阿玛分居,弄得府里没有个理事的人,连带着他们父子三人出门都要被人耻笑。是皇帝让大哥将额娘送了回来的,也是皇帝直接封阿玛为亲王,狠狠的打了那些耻笑他们的人的脸。
平心而论,皇帝对他们一家是有恩的。当年选秀时,乌云珠这么好的姑娘,只是因为他去求娶,皇帝想都不想就答应了他的要求,现在,自己和皇帝作对,似乎有些说不过去。岳乐不笨,他体内流着阿巴泰的血,有些直来直去不会转弯。现在想想,他是上了那些老头子的当了。
皇帝年轻,也重用年轻人,宗室里面,他的地位算是高的,而且年轻气盛,容易被利用。阿巴泰一支是正蓝旗下的,早就向皇帝投诚,他这么做不就是明晃晃的吃力不讨好吗?看看同样年轻气盛的博果儿,就没有人去利用他,还不就是因为博果儿对皇帝的忠心太明显了吗?
横竖是站队,为毛不站在势力大的一方啊!自己这是犯二了吗?岳乐怎么想怎么憋气,偏偏事情都做下来了,现在反悔自己都说不过去。憋着一肚子气,岳乐不停的长吁短叹。
这场罢工一直持续到过年,就连来朝贺的从属国和蒙古各部落都感觉到了这种诡异的气氛。理藩院众人早就被高塞拿捏得老老实实,谁都不会多说一个字,朝鲜使臣们都不敢多问福临要东西了,福临倒是省了一大笔。
顺治十九年正月,皇帝二十五岁万寿节,满洲贵族们终于撑不住了。他们以为,朝堂上少了他们是不行的,他们甚至拉上了南书房的费扬古,还日日去打扰摄政王,就是希望皇帝能够低头。不料,皇帝发了狠。
多尔衮被接到宫里,皇帝在自己的乾清宫里安排出一间寝室,就在自己住处的隔壁,让摄政王住着,日日守着,连后宫都不去。摄政王在宫里,谁还敢大着胆子去探望呢?顿时,多尔衮的耳朵边上清净了许多。
接着,满洲贵族们不干活了。福临一咬牙,他来干。本来朝臣们就是一半一半,汉臣们还是在正常运转的,而一部分满臣也在偷偷摸摸的帮忙,福临忙得团团转,却硬是把这段时间给撑了下来,一切都很好,似乎没有这些满洲贵族们,朝廷一点影响都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