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珊瑚胆子大,还让人抱着凑近去摸了摸象鼻子,得意洋洋的向兄弟们炫耀:“粗粗的,暖暖的。”
福临却对吴三桂的书信起了兴趣。南明并没有牵涉到朝廷更多的精力,三藩也没有如同历史上一般起到太过重大的作用,因此朝廷对他们的重视程度也有限。朝廷不给发放足够的军费,吴三桂便想法子到了外面,缅甸就是他的一个钱袋子。可缅甸人也不是好惹的,他们的大象队让吴三桂吃了不少苦,这次送上大象,一是为了讨好皇后,更重要的,就是他要提醒福临:不远处有个不听话的国家,只念着前明的,别客气,打吧!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还有很多事情:海运(海关),三藩,对外扩张,等等,做皇帝好忙好忙
第九十章
缅甸和吴三桂是有仇的。做为明朝的属国,他们认为自己是明朝大统,很不把清朝放在眼里。同时,南明政府被打得到处奔逃的时候,是有人跟缅甸暗地里做了交易的,希望能够得到缅甸的支持。缅甸时为东吁王朝,还算是强盛,缅王平达格力对大清的云南一带也很是眼馋。当时正是明清之战,没有哪个朝廷能管到这个地方,缅甸刚刚准备蚕食一些土地,吴三桂来了。
吴三桂不好惹,他很快就平定了云南,并尊敬少数民族的传统,在各地建立土司,并成立一种军事系统。各个村子互相联系,但凡有一处受到侵略,另外的村子便会出兵相助,已经好几次把探路的小股缅甸军队给包了馄饨。
平达格力老实了。反正清朝和他井水不犯河水,大家相安无事。无奈吴三桂却不是这么想的。他是大清的平西王,也是许多前明文人口中的贰臣,被骂得相当难听。缅甸的人被打败的时候也这么骂他,吴三桂怒了:凭什么啊!我辛辛苦苦的来到云贵一带,好不容易把这里弄得安定下来,我很累的!前明的那些酸儒就算了,你们都不是我们国家的人,凭什么还要骂我?再骂,再骂我就揍你!
于是,吴三桂在大理和腾越的边境都屯了兵,平时种种地养养花,还和缅甸有贸易往来,哪里是产玉石翡翠的,虽然翡翠不值钱,有总比没有好。然后,等农闲的时候,再去打打仗抢抢东西,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他们还很有分寸,每次都不多抢,让缅甸的人不至于穷得无法生存。时间长了,边境的缅甸居民也知道了这个规律,自发的组织了上贡,每年都送两次东西给吴三桂,换一年的安宁。
缅甸和大清不同,版图没有那么大,边境的事情都城阿瓦很快就得知了。平达格力异常生气,于是也在边境增加了人手。
两方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