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炸膛,填充需要专业的人才,培养一个炮兵需要很大的功夫。
皇太极曾经封存了一个火器库,福临在打算发展火器的时候亲自去看过,并对这种佛郎机炮赞赏不已。明朝的佛郎机各种规格都有,从上千斤的到一百来斤的,甚至还有几十斤的小火炮,和几斤重的小枪。满洲的长处是骑兵,这种小火枪对骑兵来说实在是太合适了,每个火枪配几枚子铳,冲锋的时候,可以轮流射击,就算子铳用完了也没关系,倒过来就是一件铁打的兵器,能砸人的脑袋。
只是,经过战乱,有一些佛郎机炮的技术失传,福临命工部重赏,希望能招揽来之前的工匠。现在的炮车装备的佛郎机都是一百来斤的,属于轻型的了,福临表示很满意,希望能够再接再厉,最好能够复原当年的散弹炮和开花弹炮。另外,孔有德、耿继茂曾经带过来许多铸炮的技术,但在赢了前明后,皇太极将这些技术弃之不用,就连多尔衮也对火炮不安,他认为骑兵是世界上最厉害的兵种。如果不是福临,估计这些技术就该一直沉睡下去了。
郑成功的投降,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技术,例如三桅炮船。李茂敏对造船简直是走火入魔了,在看到这种炮船后,立刻上报皇帝,包袱款款去了台湾,希望能够学会制造方法。因为福临保证大清的炮船永远不会对着自家百姓,郑成功也没有藏私,便让李茂敏在自己的地盘上学习。李茂敏连年也不愿意回京城过了,派人捎了一封书信,告诉皇帝自己的进度。福临看着书信,想象着这种“树三桅,主桅高四丈,船长二十丈,舱五层,船面设楼高如城,可容三百人,配备千斤佛郎机四十门,红夷大炮八门”的炮船,仿佛看见了好望角和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也看见了无数的黄金白银往中国不断的涌入。
福临并不知道,在他做着强国梦的同时,北方的某个日益强大的邻居也做着从大清捞一把的美梦。
自从伊凡三世父子兼并了俄罗斯诸侯,建立了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后,沙俄一直野心勃勃的想要扩张。在占领了东是西伯利亚之后,将眼光落在了黑龙江地区。
顺治九年的时候,以哈巴罗夫为首的所谓“远征队”就跑到了黑龙江,闯入赫哲族居住的乌扎拉村。不得不说,当时的沙俄很是坐井观天,也就两百来号人,在他们眼里已经是相当相当多了,结果,被清军和当地居民一起,打死打伤八十多人,哈巴罗夫重伤。现在,他们又想要来捞好处了,这次他们的胃口很大,想要整个黑龙江。
顺治十年的时候,宁古塔设立昂邦章京,沙尔虎达为首任章京,增派三百兵力,并与赫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