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航行的常舒终于有了书信过来。经过漫长的航程,他们还没有到达荷兰,却是到了菲律宾。那里的人都长得一副奇怪的样子,黑黑的,嘴唇很厚,说话也让人完全听不懂。不过高塞的语言天赋和亲和力此时发挥了作用,没有多久,居然能和当地的土人指手画脚的交流了。而这个地方被洋人控制了的,大清的船队很是受到一番打击。这要感激高塞,与当地土人的首领达成一致,趁夜偷袭了洋人的大营,不然的话大清定然会有所伤亡。不过,大清的货物是极受欢迎的,当地土人拿了许多宝石出来换,商人们都赚得不少。随信还附上了一支洋人所用的手枪,说是洋人的这个火器虽然火力不如大清的长枪,可随身携带着方便,先弄了一支过来送给皇帝,等有机会再弄,也让工部仿制出来。
所以说,两个哥哥都学会山寨了吗?福临看着这把手枪,嘴角微微抽了一下。如果高塞他们弄出了一条商路,对以后倒是很有好处。不过,训练海军开支颇大,户部几个已经在叫唤承担不起费用了。大多数人还是对八旗制度迷信不已,认为有了八旗兵丁在,哪里还需要另外找人服兵役什么的,对海军更是嗤之以鼻。
这样可不行。福临并不打算和一个时代的思想硬碰硬,一直以来,他都是慢慢的渗透。他叫来小华子,命他去和桑吉传递消息,自己在纸上写了些什么,随即又扔进了火盆。
没有多久,京城里就渐渐流传开一个消息,皇上训练的海军费用太大,想要停止。这怎么可以!商人们都哗然了。舶来品的生意好做,大清也开放了广州和威海两个港口,洋人们争先恐后的用他们的黄金白银宝石自鸣钟来换这里的瓷器绸缎茶叶等物,利润丰厚得这些商人们做梦都能笑醒。也有许多心思转得快的,自己组织了船队,雇佣一些武师海盗,出洋去捞好处。大清训练海军,并和郑成功一起打跑了台湾的荷兰人,让他们第一次了解了国家强大的好处,台湾在自己人手里,生意好做得仿佛每天都在从天上掉钱。如果没有了海军,朝廷下一步是不是就改海禁了?商人们着急了。国家不是没有钱吗?他们有啊,大家捐款吧!
可是,就算是捐款,他们也不能明目张胆的说出来,毕竟朝廷是要面子的。于是,商人们的借口便是感谢,朝廷对他们太好了,他们感动啊,但是他们除了点钱啥都没有了,只有用这种俗气的东西来表示感激了。正好,彰德府和卫辉府不是受灾了吗?他们正好为灾民表表心意,也算是对朝廷的知遇之恩报答一二了。
彰德府和卫辉府的灾情其实并不严重,而且朕也已经免了他们当年的赋税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