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有这么高水准的答案。
只有慕容瑾年默默地在微笑,他的若若在闪闪发光呢,真想就这么藏起来。
皇帝听到了慕容若的问题,下意识地揉了揉脑袋,他知道自家女儿尤为喜爱水利专著,但是你问这些举人们,不是强人所难吗?好在状元郎还是靠谱地给出了答案。
在一旁的工部尚书已经在拿着笔奋笔疾书了,显然陆谙的答案很有建树,也有实际用处。
接下来的互问互答也就是小打小闹了,没有什么看点了,除了慕容瑾年硬生生把一个五十岁的进士给问哭了。
十年寒窗苦读,为的也不过是这一日的加官进爵。
陆谙是第一个,被任职为四品的工部侍郎,干实事也许更适合他这样宁直不弯的人。
慕容若和慕容瑾年反倒是最后任职的。
皇帝坐在龙椅上,姿态闲适地说道:“太女中了榜眼,想要什么官职,随便和朕说,凭你的才学,无论在什么位置,都是合适的。”
群臣汗颜,这么宠女儿真的没有问题吗?
慕容若不卑不亢地跪在地上,说道:“儿臣惟愿钦差大臣一职,遍除天下贪官污吏,还天下一个河清海晏。”
皇帝闻言脸色顿时不太好了,这是女儿长大了,翅膀硬了,要脱离庇护了?钦差大臣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官位,自家女儿是什么时候挂念上的?
慕容瑾年闻言眼底闪过思量,也跟着跪在地上,说道:“臣愿追随太女殿下,紧跟其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皇帝整张脸垮了下来,心道,好一个子珏,我拿你当侄子,你却想带跑我女儿。
慕容若的面容坚定而顽固,定定地看着龙椅上的皇帝,说道:“父皇,钦差大臣的职位,除了儿臣再也没有更好的人选了。”
皇帝的面容沧桑了不少,转念想来,这也许是女儿大展拳脚,拉拢民心的好时机,便允诺了此事,中气不足地说道:“进士慕容若,任二品钦差大臣一职,进士慕容瑾年,任三品中郎将,从旁协助,巡视全国疆土,遍查藏污纳垢之事,凡事先斩后奏。”
慕容若闻言埋下了头,嘴角对着慕容瑾年露出了一个挑衅的笑容。
慕容瑾年见状,眉眼弯弯,温和一笑。
两人冷着脸起身,各自站在了一旁。
事情自然而然地发展着,太女慕容若十岁斩获榜眼一事甚嚣尘上,后来她三岁舌战群儒,六岁又战群臣的事情也跟着宣扬了开来,一时间风头无两。
姑苏叶家接连放了三天的鞭炮,庆祝侄女中了榜眼。
一旁的清河慕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