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之后,有几家购买了厂房的企业已经迫不及待地把一些生产设备转移了过来。尤其第一批购买厂房的人,都是暖州当地有名的企业家,不但名下的公司企业众多,其人脉也甚是宽广。就拿顾春来来说,不仅是把他自己的一个制鞋厂搬了过来,而且他另外购买的一幢厂房也租给了一个暖州有名的制笔企业。另外那些第二批认购的顾春来的那些亲友们,也是陆陆续续地或是把自己的分厂搬到了盐林工业区来,或是租给了那些办企业的亲朋好友。
到目前为止,第一批五十幢厂房,已经有十几家开始进入了紧张的设备调试和招工,不出意外,一两个月之内就可以进入正常生产。
厂家的快速入驻,大大增加了盐林工业区的人气,也表明了盐林工业区的潜在价值。也正是由此,盐林工业区的厂房在今年初就开始快速上涨,最终第三批放出来的三十幢厂房,价格已经到了两千一平方的关口。
而第一批的十幢厂房,因为是地理位置最好的,价格也早就升到了两千两百一平方,而且就这,还是没得买。相比起韩易当初一千九百八的承诺,可是远远超出了,这也让几个当初内部认购时没有出手购买厂房的人后悔莫及,转而把目光投向了今年这一批推出的三十幢厂房上,造成了三十幢厂房上市短短二十天便被抢购一空的情景,简直是让那些当初不看好盐林工业区甚至抵制盐林工业区的人目瞪口呆哑口无言。
而这一切,又间接地进一步推动了盐林工业区的人气。
这样的情况下,盐林工业区第二期计划开发的八十幢厂房根本就不需要做多大的宣传,还没开工就已经迎来了无数的咨询意向电话,甚至有人直接提出要求先下单预付资金订购,不过对于这些咨询电话,韩易只能吩咐公司的公关部给予婉拒,因为不同于第一期的五十幢厂房用地是属于私人的土地,第二期的开发计划,还是要和盐林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协商。
换而言之,现在的开发项目已经不是立信公司能够独家说了算了,而是要被乐云市政府掌握了。
由此,如果是由立信公司回购王忠发的那幢厂房,就算是不要那六十万的赔偿,以每平方两千二的价格计算,除开建设资金的积压和利息等等,立信公司也至少能够有两百万的利润空间存在。
然而这个事情又不是这么简单,韩易心里很清楚,盐林工业区如今如此的红火光景,可不知是有多少双眼睛暗地里虎视眈眈地盯着它,就等着立信公司能够露出痛脚来,从而能够有正当的借口来取而代之。
韩易盘算着就算是要立信公司能够不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