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好几个档次啊。
按照宋慕雯的意见,根据宋慕雯给的几本书,宋慕轩就开始对自己的饭店开始做出改造了,囡囡说得对,自己不应该只守着这样一家店面过日子,以后自己要开分店,不仅在广州开,还要跟妹妹一样,把分店开到外地去。
但是此时宋慕雯却在思考另外一个问题,政策是放宽了,可是中国人的能耐却跟不上了,因为不懂市场学营销学之类的东西,跟外国人谈生意的时候中国人也容易被坑。
或许,她可以再展望补习班的基础上办一个商学补习班?这些班级就不是为了考大学的人准备的了,而是培训那些做生意当老板的人。
但是问题又来了,中国本身就少有会做生意的,大部分人连营销学之类的听都没听过,怎么去学呢?要说做生意也是一门学科,恐怕不少人都不太相信,谁愿意把自己的做生意的心得告诉别人呢?那样就不怕别人会抢了自己的财运吗?
让四叔写书,四叔倒是磨磨唧唧在写了,写了一些之后,宋慕雯也帮着看了看,修改了一下,去掉了一些比较支线的东西,主要内容是集中在营销上的,不过四叔的经验更多的是一个营销员的经验,经验更具体更细节,比如说,如何跟推销对象开口,如何介绍自己的产品之类的,但是对一个企业的整体发展是没有什么可取之处的。
四叔还在磨磨唧唧写书,而崇世华老先生的书都已经出加印三次了。
有了想法,宋慕雯就会去验证它的可行性。于是宋慕雯找来了自己管理补习学校的妹妹宋慕青,宋慕青如今也是精明干练的事业女人了,说话办事都十分干脆。
宋慕雯跟她说了自己的想法,宋慕青拧眉道:“那样子的话,那就有很多东西需要准备,咱们先放下硬件不说,就光是师资方面,就很是问题。”
有这方面的知识的人,不是自己创业,就是在大学里面当教授呢,哪里会到这个到一个业余的补习学校来教课?
宋慕雯道:“这也是我头疼的问题,不过你觉得大学里的老师的水平就一定好吗?”
“啊?!”宋慕青奇怪了,大学里的老师水平都不够,那谁的水平够啊?
“咱们国家经过了那十年,真正有料的人,都差不多不行了,现在上来的,虽然有点书本上的东西,但是他们又没有真的做过生意,也没有对咱们的市场做过调查,他们哪里知道什么营销学?讲课不是照着书本念就是讲课,而是要实实在在的水平,最好的讲师,应该是信手拈来,对于自己所在的领域的基础性的东西,是十分了解的。我敢说,如果我去做那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