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收一辈子了,小文哥不可能把房子卖掉的,所以,其实大嫂拿到两个门市,还是拿了很大的特权的。
等到房子都盖好的时候,都租出去一半了。这边刚交了房子,那边儿动作快的,一周之后,批发门市就开业了。
比门市开业更早的,是市场大院里面的露天小摊子,因为政府的统一规划,外面不让摆摊了,想卖东西只能到大市场里面。小文哥为了拉人气,那种卖点儿自家园子菜的小商小贩,一天就收两块钱,其实跟免费也差不多了,就是象征性的。就是那些大的批发商贩,刚开始,也没收多少钱,一天二十。就是大场地,不用水不用电的,白收二十块钱,可以了。
大嫂订下的两家门市也都租出去了,一家是做调料批发的,干了挺多年了,熟门熟路,签了合同,就不用管了。另一家,就麻烦一点,是两个年轻人,刚二十出头儿,小两口儿。刚从农村上来,手里也没什么钱,就一直求大嫂,租金给便宜点,大嫂看小两口确实挺困难,孩子又有上进门,就同意了,一年少收了五千块钱的租金不说,还让他们每三个月一交房租。别人家可都是一年一交的。
不只是这样,他们做食品批发的,大嫂还跟他们介绍客户,把兴隆镇开小超市的人家都介绍到他们这里来进货。
小两口对大嫂是感恩戴德了。
也是他们运气好,刚好就遇到大嫂了。
忙过了上半年,下半年,又都稳定下来了。人确实不能总这么忙,精神崩得太紧了,对身体也不好。
纪承也忙,同时开了两个大盘,还有一个商场在建。但是他的忙跟小文哥的忙还不一样,小文哥是小打小闹,一直是亲力亲为,也不出县城。小富既安。纪承不是,他的野心更大。当然,公司也大,员工也足够的多,用不着他像小文哥一样亲力亲为,大老板跟小老板的工作方法是不一样的。人家现在每天就是各种开会开会开会,出差出差出差。要么就是应酬应酬应酬。完全是一个商界精英的标准生活模式。
明子是一点儿都不羡慕,他这种所有的成就感都建立在公司业绩的增长上的生活方式太可怕了。享受生活,才是她的生命意义所在。
顾辰希同学和顾琳熙同学秋季开学就是初中生了,可心儿死活不想跟她哥哥一个班,说是有一种被束缚的感觉,不自由。人家自己就找年级主任调了班,说了,不给调班就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