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砖厂给领导配了两辆摩托车,一辆是幸福牌的,红色的,看着厚重,档次也高,还有一辆嘉玲的,体积小,看着档次稍低。
书记当然得骑好的,士安大哥这个二把手肯定就得分那个相对差一点的。
再差那也是摩托车。在这个自行车都还是结婚四大件之一的年代,绝对是豪车无疑了。大哥头一次把摩托骑回家的时候,路过的屯子,屯里的人都跑出来看新鲜,回到家,高官屯的人都到家里当景儿似的看了一遍。
高官屯又有两家买电视的了,人们的见识早已非吴下阿蒙。
知道是知道,真有实物出现在眼前的时候,还是会有好奇心的。
大哥回来之后,三姐家的新房子才开始动工,没办法,得等着大哥回来给张罗着建材啊,水泥啊,砖啊什么的,自家买是买不起的,都等着大哥给张罗呢!
大哥只管往家里运东西,具体的盖房子的事情他是不管的。砖厂还一大摊子事儿呢。见天儿的往县城里跑,买煤卖砖。拓展自己的人脉。顺便还得琢磨着找明子说过的适合的场地,想办法尽可能便宜点儿买下来。
最终,通过多次置换,又补了五万块钱的差价,拿下了原来县里畜牧场的一大块地。
随着机械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县城里以及各乡镇公社但凡有一点规模的厂子都用上大货车了,最不济的也能用上拖拉机了,哪里还有用牲畜拉车的的,畜牧场这个原本非常红火的厂子完全没有了用武之地,接不到活儿,每年还要消耗大量的草料,得不偿失。只能关门大吉。把牲畜都减价处理到乡下农民个人手里,农民种地拉犁杖啥的还是要用牛马的,个人家能用得起拖拉机的还没有呢。
畜牧场黄了,之前放牛马和车具的大院子就空置下来了,也不是没有人想买,只是几万块钱,不是小数目,在小县城里,可不是谁都能拿得起。出租的倒是有,只不过这家租上三个月,那家租上两个月的,还都只是租一小块地方,也给不了几个钱,公家的事儿就这样,还不够麻烦的了,谁乐意费这个劲呢。就没人管。倒是成了看门大爷的“福利”,三个打惊的大爷私下里把场地租里别人用,给点儿钱就行。这两年,那场地都是这么“利用”的。
大哥相中畜牧场的地,还因为它有一个特别好的地方,就是有火车道通到院内,之前为了拉脚方便,政府特意选的这么一个地方,还专门铺设了一小段轨道方便货车出入。之前砖厂还有一部分煤就是从这个缺货场里拉出去的呢。
大哥跟明子打电话,明子特意回来看场地,也觉得挺好。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