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暗自鄙夷杨琏真加,贪了这么多钱,出手却如此小气。
杨琏真加说的薪酬是白银,五两折合十贯至元钞,以如今的物价,去酒楼吃一顿,就至少需要一贯钱。
安排好了,杨琏真加喊了一位僧人进来,带王连去往寺院的佛乐司,就在钟楼的附近,这破地方,想睡个懒觉都不行。
一定要忍,等待机会,一旦找到杨琏真加的罪证,马上离开。
枫桥寺内至少有一千多名僧人,基本都是武僧,剩下的是厨师和几名画师,管理很严格,早中晚都要排队进行训练。
包吃住,倒是不用花钱,虽然平江城内的僧人花天酒地,但这里吃的却是纯粹素食,并不见半点荤腥,也许是忌讳那些四处可见的佛像。
安排完王连之后,杨琏真加就带人出门了,去往了大运河的南部起点杭州城,来的时机正好,再晚半天便见不到他。
寺内都是杨琏真加的忠实信徒,王连还看见了一尊佛像,看样子正是杨琏真加,这些僧人每天早上都会集体去叩拜。
西侧有一处影壁墙,那几名画师很忙,整日里在那里绘制佛像,勾勒好了之后,便用凿子雕刻成浮雕。
先稳住再说,王连努力保持低调随和的形象,见人就笑着打招呼,偶尔吹吹笛子,多半时间就呆在三米见方的小屋内搞佛乐创作。
王连能记住的现代佛乐,也只有那两首,只能拿着经文,用那些充满古风的乐曲充数。
就这样过去了一个月,王连渐渐地跟这些人也混熟了,通过侧面打听,也了解不少事情。一宁大师原来是江浙释教的总摄,位置比杨琏真加稍微低了一格,可是,杨琏真加来了之后,他就辞职不干了,而且行踪不定。
通过对比,王连当然相信,一宁大师才是真正有品行的高僧,选择隐退,正是不想跟杨琏真加同流合污。
杨琏真加作恶太多,畏惧报应,因此,他对一宁大师的这串超度珠,有着极其深厚的兴趣。当然,王连如果没有这串念珠,也不会被破例留下来。
晨钟暮鼓,粗茶淡饭,王连的作息变得很规律,时间长了,僧人们对他也放松了警惕,时常在夕阳下聚集起来,听他吹奏佛乐。
王连得知一个消息,杨琏真加去了飞来峰,山坡上开凿了很多佛像,厚脸皮的他,也把自己的形象混在里面,反正那么多佛,也分不清到底是谁。
又过去了一个月,杨琏真加还没回来,王连熟悉了枫桥寺的结构,并没有发现杨琏真加的罪证,倒是对这些人敛财的手段,有了深入了解。
跟赵孟頫猜测的不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