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但在乔娇娇上了大学以后,就听说了这个人。
很多人都觉得老乔家有福气,出了三个文曲星,老百姓觉得全国最好的大学就是首都大学和清大了,能考上的都是文曲星。
乔娇娇乔向红考上了首都大学,在乔章家老房子住的荀宁考上了清大,这肯定是祖宗庇佑,荀宁虽不是乔家人,但是他住乔家祖屋,老乔家的祖先也一并将他给保佑了。
渐渐这件事都传得有些玄乎了,成了不少人茶余饭后的闲谈。
宁敏自然也听到了,她就去瓷器厂附近打听了打听,不想碰上了荀晓晓的丈夫,对方见宁敏长得漂亮,起了显摆的心思,说起他家里有什么了不起的人物。
而他说的这家里了不起的人物,也就是荀晓晓的二叔,荀宁的爸爸了,甚至他还将荀宁的妈妈也说了进去。
乔娇娇听完只觉得好笑,荀晓晓看人的眼光真是一如既往的差啊。
现在的法律要更严,林敏明和宁敏都会被判劳改,这结果也算是对乔娇娇有个交待了。
同时还被公安查出来一件事,林敏明的才子人设根本就是假的。
也不能完全说是假的,那本小说的确是他写的,但是很多的诗歌,都不是他的作品。
林敏明这人奸猾的很,为了营造自己很有才华的人设,他都是找那些小报纸,找那些不出名的作品,拿着说这是他写的,是他另一个笔名。
也是,大的报纸上刊登的文章诗歌要求要多很多,反倒是小的报纸,对作品的文学性要求不会很高。
很多人又会用笔名,现在没有网络,就是通讯都不发达,林敏明只要找那些没什么存在感只发表过一两首诗歌的作者,直接拿着报纸说这是他写的,报纸上那个名字不过是他的笔名之一,还真是能把人给糊弄住。
毕竟也不会有人闲的给报社写信,问这个笔名下的作者真实名字是不是林敏明,而且很多作者,使用笔名就是为了不让人和本人联系起来,很可能连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在报纸上发表了文章。
谁也没有想到,用着这样的骗局,林敏明将六七个作者的作品通通说成是他自己的。
而且这人胆量也很大,居然在写出小说后,去杂志社自荐,希望对方出版自己的小说,甚至还将那些诗歌拿给编辑看,来证明他的才华。
编辑其实并不太看重林敏明的小说,那并不是一部优秀的短篇小说,不说主旨立意,单说文笔都差得远,但是林敏明是首都大学的学生,还在很多报纸上发表过诗歌,最后他的小说还是出版了。
现在才知道,一切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