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瓷器厂,要不是怕你吃不了苦,我爸都想收你做徒弟呢。他说你在这方面懂的不少,什么温度啊,化学反应啊,瓷器的花色图案啊,你们很聊得来。”
乔娇娇这不是随口说的,乔章是真挺想收荀宁做徒弟的,乔章这做瓷器的这手艺,算是代代相传下来的手艺。
乔章学的时候还没有什么温度计,所有的一切都是靠着身体去记忆,什么样的瓷土好,如果要让乔章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土的成分,那他说不上什么来。
可他就是知道什么样的土好,什么样的火合适,什么样的釉涂的漂亮。
如果要形容的话,这是天分加熟能生巧。
荀宁则不一样,他在和乔章聊起来的时候,会问什么比例的瓷土配什么样的火做出来的瓷器好,什么温度上色,什么湿度拿出来,乔章以前真没怎么考虑过这个方向,还被荀宁给问住了。
从那以后,乔章就常说,荀宁应该来工厂里,荀宁比他更适合教徒弟,他适合自己做,有的时候他做瓷,全凭着一种感觉,少了就添,多了就减,一鼓作气的做下来,出来的瓷挺不错。
但如果让他放慢了,又要量土的温度,又要量火的温度,又要记录用的煤多少碳多少,这可是难住乔章了。
不过乔章也觉得荀宁这种做法好,像他现在带徒弟,那真是手把手教,有时候他们悟性就是不够,就是转不过这个弯儿来。
但按荀宁说的那种,掐着表,几点几分该做什么,一个流程下来,肯定出不了什么大错。
当然这只适合普通的工人,要是想做出卖的上价钱的瓷,还是得把做瓷这事儿放到脑子里,什么东西都不用看,只用自己的手,眼睛,耳朵,这就够了。
荀宁没再细说,想想他家里的情况,也明白了。
原本按着荀宁这情况,他是肯定能留下来的,现在虽然说推荐上学,高中毕业的学生不少。
但同是高中毕业,你年年成绩第一的和年年倒数的肯定不是一个水平。
别的不说,就说会计出纳,也是要在根正苗红的学生里挑算的利索的。
荀宁的成绩好,就是现在工作岗位紧缺,他凭着成绩也能有单位要。
只是荀宁家里这个情况,要么是荀宁去插队,要么是荀晓晓去插队,两个总得走一个。
荀晓晓那成绩不找关系是很难找着工作的,就说临时工也难,她还那样一个性格,放她去插队淑华阿姨肯定不放心。
淑华阿姨两个儿子都去当兵了,家里只荀宁荀晓晓,这不就得荀宁去插队了。
荀宁的性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