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罗佩尔家的血,那么艾伯特也没有。
他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个结论甩在艾伯特趾高气扬的脸上,一转身却发现母亲就站在那里。而他面前是摊开的魔法书,手中的小型魔法阵还没完全熄灭,堪称人赃俱获。
母亲看着浑身僵直的他,叹了口气:去上学吧,艾希礼。
那是他最快乐的一段时光。母亲并未因为他使用魔法而生气,反倒送他去附近的学校,也不介意他在家练习。他学得很快,魔法对他来说就像一种本能,他自然而然地理解它,就像人类幼儿自然而然地理解吃饭、喝水。
附近的学校跟不上他的进度,母亲便带他转去更好的学院,频繁转校引起了艾伯特的注意,高贵的伯爵一句话交代下去,所有开放给平民的一般学院都不肯再收他。剩下的选项只有零星几所没把艾伯特放在眼里的贵族学院,不靠关系和推荐信,他连门槛都摸不到。
母亲开始频繁出门交际,参加大大小小的舞会。他敏锐地意识到母亲在为他做着她不喜欢的事情,劝她不要再继续,他可以等到十八岁去考帝国魔法学院,艾伯特的手伸不到那里,只要等上几年……
“帝国魔法学院的入院试,一生只能考一回。你才几岁,不去上学,怎么考得过?”
母亲轻轻搂了搂他,身上带着浓郁的香气,赶赴下一场夜宴。
他还不知道,那是母亲最后一次对他温柔。
她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人也显得越来越疲惫,有时候甚至不回来过夜。她开始喝酒,最初只是小酌,很快演变成一种酒精依赖。
他求她不要再去,不要再喝,不要再为了送他上学想尽办法,他放弃魔法也可以出去找别的工作……
母亲第一次打了他。意识恢复的时候,他被从满地玻璃渣中抱起来,血糊住眼睛。母亲哭着道歉,又突然露出与平时判若两人的神色,眼中充斥着不知指向谁的恨意,叫他别再想着放弃,必须学下去,考进学院,成为大法师。
不久后,家里来了陌生的男人。对方走后母亲神情恍惚,递给他一张薄薄的入学通知。当时艾希礼九岁,没到理解发生了什么的年纪,却足够明白母亲为他做出了牺牲。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母亲不再为他牺牲呢?
新学院的图书馆暗藏玄机,有的书封皮写着学术理论,翻开来却毫不相干。
《魔法图形导论》说“爱即牺牲”,《能量结构与重构》说“暴力绝不是爱的体现”。综合两者得出一个较为保守的结论:母亲多打他一点,就少爱他一点,也就会少牺牲一点。
就这么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