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翠好奇地逗弄了一会儿缸里的鱼。
那尾鲤鱼委实长得喜爱,长须,肥美,腹部微微泛红,在水里游来游去,她好奇问宁樱要怎么吃它。
宁樱随口道:“做成红烧鲤鱼。”
提到“鲤鱼”二字,又不由得联想到李瑜,颇觉好笑。
当初秦王老儿怎么就给他取了这么一个名字呢,李瑜同鲤鱼。
不过开春她就笑不出了,因为那条“鲤鱼”从京城那边暗搓搓地摸了过来。
官邮驿马一天可行三百多里路,从扬州传递进京的速度可想而知,是非常快捷迅速的,时效性极高。
接近年关时朝廷和各地方政府都异常忙碌,李瑜每日下值回来得也挺晚。
冬日白昼本就短暂,这一回来天都黑透了。
梁璜提着灯笼在前方引路,李瑜身披斗篷跟在他身侧,不一会儿崔氏出来接迎,李瑜皱眉道:“天晚了,外头冷,崔妈妈莫要受了冻。”
崔氏忙上前道:“二郎折腾到这会儿才回来,得饿坏了。”
李瑜:“今日圣人体贴我们这些臣子,赐了饮食,用了才回来,不饿。”
崔氏摸了摸他的手,是暖和的,这才相信他没挨饿受冻。
梁璜把木盒递给她,里头装着未处理完的公务。
崔氏双手接过。
主仆回到屋里,她放下木盒,替李瑜解下斗篷。
室内烧得有炭盆,暖烘烘的,李瑜摘下官帽,崔氏服侍他换下襕袍,取来便服穿上,说道:“这些日二郎着实劳累,福寿堂那边担心着呢。”
李瑜:“年关过了就轻松些。”
美月端来铜盆供他净手,崔氏道:“今日庖厨炖了乳鸽汤,二郎多少得用些,补补身子。”
李瑜“唔”了一声。
稍后美月前去取来,那乳鸽添了不少药材清炖,一股子浓重的药味。
李瑜接过手就无比嫌弃,蹙眉道:“我年纪轻轻的哪经得起这般大补?”
崔氏道:“是老王妃特地安排的,二郎多少得用些。”
李瑜硬着头皮尝了一口,便随手搁到一边,不愿再动。
崔氏拿他没法,又问:“那二郎要不要再用些其他的?”
李瑜想了想,道:“备碗牛乳茶来。”
崔氏忙吩咐下去。
待她出去后,李瑜走到铜镜前看自己的面容,眼下泛青,整个人都有些疲倦,再加上身边没有顺手的人伺候,总是不太顺心,精神也差些。
他坐回椅子上闭目养神。
茶盏功夫后,崔氏把提神的牛乳茶送了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