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是小陈同志搞的,刚毕业的大学生,结果写这些东西还挺有水平的。还能翻译国外文章。”袁立先话语中透露出赞赏之意。
这话正好被一旁的朝露啤酒厂的人听到了,何光明嗤笑一声,“哟,听到没有,还能翻译国外的文章,了不得啊。”那股子酸劲儿怕是方圆几里的人都闻到了。
在场的人没几个懂英文的,更别说翻译英文文章,都觉得这东来一个中等啤酒厂还吹起牛了。大家纷纷看着陈芷欢,觉得她就是长得好看点,不一定有什么真本事。董芳呵呵笑两声,“那可不,人家藏龙卧虎,可把我们都比下去了。”
听着朝露啤酒厂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作弄,陈芷欢倒没生气,她拦住要开口的赵新诚和袁立先,并不想搭理这二人。
一番喧闹后,黄建平终于来了。他看一眼签到簿,人都来齐了。他先肯定大家的革新热情和购买热情,但是设备数量有限,只能给需要的人,给懂技术的人,给有发展潜力的人。之后一一公布了七台归属的售卖归属,天下啤酒厂两台,美梦啤酒厂两台,这两家是全国排名前二的,很合理。酒星啤酒厂两台台,这家发展势头很猛,现在产量位居全国第四。
朝露的人一听,知道最后一台肯定落在自己厂了,感觉胜券在握。
“这最后一台设备呢,我们决定卖给东来啤酒厂。”黄建平笑着宣布,引发全场哗然。这东来啤酒厂在全国啤酒处于中游位置,怎么就拿到了最后一台设备。
尤其是朝露啤酒厂的人,脸色一变,也不顾什么客气礼数,马上提出了质疑,“黄主任,这前面六台大家都认,可最后一台凭什么给东来啊?”
“对啊,东来厂子又不大,怎么给他们呢?”
东来的三人也很惊喜,没想到真的能拿到名额!从一众大厂中脱颖而出。
“我们也考虑到了目前的产能和体量问题,东来确实不算太突出。但是我看了他们交的资料后,对这个厂非常看好。他们对当下的啤酒技术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很有见解。”黄建平毫不吝惜夸赞之词。
董芳和何光明对视一眼,何光明突然开口,“主任,这交了什么资料啊?也给我们看看呗。让我们看看差距在哪里?”他还不信了,一个小啤酒厂出来的能有多大本事。
黄建平叫人把东来递交的资料拿来,给众人翻阅。朝露主任明志成接过阅读起来,心里暗叹,真是有水平,写得很深刻。不仅有对过去生产技术的总结,对现在发展的期望还指出了当下激进发展可能造成的后果,还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