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那个国家也快走向覆灭了。
这次辛勇准备种玉米,李和豫问到粮食的产量,他也拿不出具体的数值,只能给出个大致的范围:“这个我也没有统计过,亩产大概一千斤左右?”
辛勇记得以前老妈稍微年轻一点的时候,种一亩地的玉米,最少都能收上来六、七百公斤的玉米,所以他说一千斤,算是取了一个很保险的数值了。
李和豫激动都快疯了,他直直的盯着辛勇的眼睛,不敢置信的再次确认到:“此话当真?你这粮食的亩产真的能够达到一千斤?”
辛勇试图把自己的手从李和豫的手里挣脱出来,不过他的手劲实在是太大了,他试了两次都没能成功,只能干笑着说道:“应该能吧,不过要是地的肥力不够,可能会短缺点。”
李和豫理解的点了点头,一脸兴奋的说道:“短缺点没问题,辛兄你知道吗,你的这些粮食就算是亩产对半砍,只有五百斤,也算是绝无仅有的高产粮食。”
李和豫原地转了十几圈后,总算是稍微消化了一些这个好消息,狂喜过后他的的情绪又低落了起来,
辛兄的祖先在山上已经住了几十年,就因为他们久居深山,与世隔绝,才让这么好的粮食埋没了这么多年。
要是那粮种要是在几十年前能够面世,这几十年里是不是就能少饿死一些人了。
不过李和豫很快又高兴了起来,他乐滋滋的想:还是自己运道好,要不这么多年,怎么就让他遇到了辛家人呢,他不但从辛家人手里买到了美酒,还能有幸见到这么高产的粮食。
李和豫都能够预想到了,要是那粮食种出来后真有辛勇说的那么高产,那绝对是一件能够载入史书的大事,以后不但辛家人能够百世流芳,说不定就连他这个发现辛家人的伯乐,也能跟在在史书上留下一笔呢。
不过载入史书的事情还有些遥远,在这之前,李和豫得尽快帮辛家人把租地的事情办好,毕竟粮食早一天种下去,就能早一天成熟。
抛开载入史书的事情不谈,常县要是真的能够种出这么高产的粮食,李和豫这个常县的县令,借着这波东风,扶摇直上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李和豫觉得辛家人就是自己的贵人,要不是他们还活着,他都想要立个牌位好好的供着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