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中何等聪明,当即“悟旨”,知道皇帝希望他死,于是主动饮鸩身亡。乾隆皇帝赐病中的于敏中以陀罗经被确有实事,再联系当时朝中的局势,这种说法推断起来不无道理。当时和珅资历尚浅,于敏中掌军机首辅之位,权力极大,而当年乾隆皇帝正要南巡,大概不放心留于敏中在朝中,于是有意赐死,以绝后患。于敏中死后,乾隆皇帝还是做足了面子上的事,赐谥“文襄”,隆重祭葬,让他入祀贤良祠,还写诗痛悼说:“遗疏不堪视,挽词哪可忘;悲今如伯施,述古叹文皇。”事隔不久,于敏中之孙于德裕突然到官府控告堂叔于时和侵吞了祖父在京的资产,引起了乾隆皇帝的重视,结果调查之下,发现于敏中在京城和原籍江苏均留有巨额资产,值银二百万两。乾隆皇帝震惊之下,将于时和发往伊犁充军,于敏中遗赀中只留了三万余两白银给于德裕,其余全部充公。不过对于已经死去的于敏中,乾隆皇帝特意谕示要保全他的名节,不必再追究生前之罪。一直到后来甘肃捐监冒赈案败露,王亶望供认曾向于敏中大行贿赂之事,这才惹怒了乾隆皇帝,削夺于敏中子孙的世职。后来又将于敏中撤出贤良祠。]
正苦思无策之时,王亮侯疾奔进来,嚷道:“有消息了!新一任的陕甘总督是李侍尧!”王廷赞大为意外,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李侍尧?”
难怪王廷赞感到震惊了,这李侍尧因为犯了贪污罪,被判“斩监候”,正在刑部坐牢。李侍尧本人出身名门,颇有来头,其四世祖李永放为清朝开国元勋,娶努尔哈赤孙女,称“抚顺额驸”。他本人“短小精敏,过目成诵。见属僚,数语即辨其才否。拥几高望,语所治肥瘠利害,或及其阴事,若亲见,从皆悚惧”。如此精明干练、才略出众的人物,自然深得乾隆皇帝倚重,先后被委任两广、湖广、云贵总督。
此人能干归能干,却也是大贪官一个。乾隆四十五年(1780),乾隆皇帝派和珅为钦差大臣,查明了李侍尧在云贵总督任上贪赃枉法的事实。和珅建议将李侍尧“斩立决”。乾隆皇帝爱惜李侍尧才干,有意网开一面,故意不批准“斩立决”的决议,让和珅等人再行商议。安徽巡抚闵鹗元领悟了乾隆的本意,上书奏请说:“侍尧历任封疆,干力有为,请用仪勤议能之例,宽其一线。”乾隆皇帝遂顺水推舟,施予特恩,改判李侍尧为斩监候,不过也是监而不斩,只将他家产籍没,囚禁在刑部大牢之中。结果离他被定罪不到几个月时间,便被选中代理陕甘总督,东山再起,重登封疆大吏的位子,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其人的器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