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几个官老爷才好哩。”
“对,爹说得是,那样一来,我们那儿就算出名了。”
听花颜这样说,罗氏眼珠一动,计上心头,感慨道:“大宝兄弟两个托你的福能读上书,可惜那两个家伙跟你大哥小时候一样脑壳笨,书读得不好,要不然我们老徐家养出几个秀才该多好。
那天我出去逛街,听说书的讲一门三进士,好厉害的呢,咱家可能只有三郎能成气候,其他人指望不上。”
花颜听了觉得好笑,余光悄悄打量老人家,对方也眯着眼睛偷偷瞄她。
要是听不出婆母的言外之意,只能说她在装,但花颜没有接茬儿。
徐文宣的反应跟她一模一样。
老实巴交的徐父一本正经的道:“你说的叫什么话,以后三郎的娃娃肯定有出息,不然就是他们两口子教孩子不上心。”
一双厉害的爹娘教养不出成器的孩子,而且三媳妇贵为郡主,在某些方面能占大便宜,孩子连进士都考不中,肯定有问题。
罗氏的嘴角抖得特别厉害,扫过去的眼神似乎要吃人,徐父瞬间明白她的用意,只得叹气。
前儿个三郎不是说得很清楚么,她怎么又想那些事。
花颜看了半天戏才开口,“爹娘回去可以问问大宝的意思,如果他愿意离开父母来京城和曦月一起读书,保证来了不哭闹就带他来。
反正要建书院,孩子们来了也可以安排,至于其他孩子,爹娘看着办,只要你们不嫌麻烦就带来,府里不缺他们一双筷子。”
罗氏大喜,连声说好,笑眯眯的眼睛转到徐文宣那边就瞪眼,似乎在怨他。
“多好的机会,他们肯定要来,到时候我和老头子专心盯着他们,肯定不让那几个家伙闯祸,不用你和三郎操心。”
她就知道儿媳妇的话比儿子管用,考虑事情也比三郎周到,府里养一大群仆人,不差几个小孩子的吃穿。
那什么月儿的小丫鬟董瑶过得日子跟小姐差不多,比老家的孙子外孙们好得多。
花颜乐呵呵的说:“操心倒不打紧,小孩子总不会翻了天,可我要提醒爹娘的是你们不要决定哪个孩子来与不来。
此事最好听从孩子和大人真实的想法,真心愿意就来,觉得勉强就没必要来,师傅的书院也教出了状元和榜眼以及大小官员,在老家也有书可读。
毕竟京城和宁海之间山高水远,往来一趟要花很长时间,不像当初相公每个月能回家几次。
我担心孩子想念大人,大哥和姐姐们也舍不得让孩子们,骨肉分离是非常痛苦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