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民”,若不恳自愿捐出全部财产并释放奴婢,那麽君临天下的“朱和尚”就要把他们全部贬为“官奴”,或按照“罪责轻重”重新编户,发配到边疆驻屯。
同时,朝廷规定,北人犯罪发配南方,南人犯罪发配北方,东人犯罪发配西方,西人犯罪发配东方,反正就要把“罪犯”们迁离故土,遇赦不赦,永生不得返回故乡,至於罪犯的生Si,则听天由命!
而且,明朝的户籍制度承袭自元朝,百姓一旦被官府编入“军户”、“农户”、“渔户”、“猎户”、“灶户”……便永远也别想轻易实现阶层跨越,除了“科举考试”和“打仗立功”。但是,“军户”立功未必受赏。
因此,终明一朝,这些“军户”的後代只能世代从军打仗,还得忍受上级军官兼并土地,忍受各地乡绅压榨盘剥,长此以往穷困潦倒,要麽大量逃亡,要麽落草为寇。因此,这户周姓人家人丁凋敝。
“铛——铛——铛!来活了,集合!”里长一边敲着一面破锣,一边扯着嗓子大喊:“徵兵打仗,军户有责!”这时,十里八村的“军户”们无论手上有事无事,都得先放着,赶紧地C起家伙往“堡”上跑。
“大人,到底何事催得这麽急?咱家的稻子还没收割完呢。”、“对对对,里长老爷,何时如此……”
明朝初期,管理农村基层杂务都是由“木铎老人”们负责,主要是协助地方官员去督促农民耕作。
“木铎老人”虽只专门管理本里事务,但权力不小,在朱元璋默许下,他们代表着“皇权”下基层。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