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用每天上朝,只要在衙门办公,把经济司给建起来就成,早日恢复大魏的经济体系。”阿昭就是以这个由头将贺兰定从亳州给“诓骗”回来了,“阿兄,发行纸币什么的,我也不懂啊,旁人只觉我是异想天开。你快回来帮帮我。”
\n一听不需要和朝堂上那些一肚子黑水、脑子全是弯弯绕绕的大臣们打交道,贺兰定松了口气,包袱款款回了洛阳,关起大门专心琢磨重建大魏经济体系的大事儿——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纸币的防伪制造。
\n终于将贺兰定“诓骗”回了洛阳,阿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n又一日朝会上,阿昭提出要梳理大魏建国以来的冤假错案,还蒙冤者清白。
\n“这又是要做什么?”被反复针对的世家们都风声鹤唳了,一个个警觉起来,又复而自我反思,“最近也未行作奸犯科之事啊!”
\n在众人的严阵以待中,崔勖动了。他上书请求朝廷重审大魏太武帝年间的“国史之狱”,为清河崔家正名。
\n“啥,清河崔家与你崔勖有和关系?”一个清河的,一个东清河的,冤死的崔浩又不是你家的祖宗。
\n崔勖淡淡道,“一笔写不出两个崔字。全赖陛下圣明,有此申诉冤屈的机会,当惜之。”
\n众人:你是捧贺兰兄妹的臭脚吧!没想到你是这样的老头子!
\n“到底为什么要翻旧案呢?”众大臣抓破脑袋想不出其中原因,“难道是想算旧账?”不然为什么呢?
\n阿昭自然是要算旧账,可这一回算的可不是世家的旧账,而是大魏皇室元氏的旧账。
\n元氏原本姓拓跋,一听就是胡人的名。后来汉化改革,要求改胡为汉,拓跋家也给自己改了个姓——元,始也,从一,从兀,第一之意。
\n但是,历史这种东西,尤其是黑历史,不是说换个马甲就能掩盖过去的——特别是对尤其爱做历史记录的中国人而言。
\n崔浩是怎么死的?就是因为他想要记载公布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n要知道,崔浩可不是一般人,大魏立国有他一半的功劳,是历经三朝的重臣。可这么个大功臣,说死就死了。
\n不仅自己死了,还被下令夷五族,与崔家有姻亲关系的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等北方大族全部被一网打尽,其惨烈程度与河阴之变不相上下。
\n时至如今,众人对当年的国史之狱到底发生了什么已经知之甚少了。但是,总有人不会忘的。比如,崔家。
\n“崔浩才艺通博,究揽天人,谋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