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到心底,把心神转移到公务处理上来——她知道,只要自己在洛阳稳了,阿兄就永远有了兜底。
\n“广阳王回京了?”阿昭翻阅文书,其中一篇是关于广阳王元渊自请回京的。
\n“流言杀人啊。”内行官小声叹息一句。
\n广阳王元渊明明是平定叛乱的功臣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褒奖和荣誉,如今竟是落得灰溜溜回京的下场,连个明确的头衔和职务都没有。
\n阿昭又翻到一篇文书是建议任命元渊为吏部尚书的奏请。
\n“吏部尚书?”阿昭冷笑一声,对于这篇奏请是谁的手笔有了数——还能是谁?只能是元徽啊!
\n元徽如今是尚书令,倘若元渊成了吏部尚书,那元徽就成了他的顶头上司——天底下有什么事儿是比成为敌人直属老板还要爽的吗?
\n“当个吏部尚书太屈才了。”阿昭向胡太后谏言,“广阳王的功绩,天下人都看在眼中,倘若朝廷没有给予其公正合理的待遇,恐天下人不服,再无英才为朝廷所用。”
\n元徽是尚书令,负责国家的行政管理和执行,在朝堂上拥有极大的话语权。更因为胡太后的偏爱,元徽一党的势力急速膨胀。
\n胡太后虽然说着男人不可靠,再也不要相信男人了。但是,不得不说,枕头风的威力实在太大了——这一点对于男女估计都一样。
\n阿昭实在不能理解,胡太后是吃过男人的大亏、栽大跟头的,怎么就不长记性呢?才恢复自由没几天,怎么又被男人哄得团团赚呢?
\n男人的甜言蜜语让胡太后好了伤疤忘了痛,郑俨、元徽之流在朝堂上越发势大,阿昭不得不抬一抬元渊给他们大擂台。
\n“不若为中书令?”阿昭细细为胡太后分析,“中书令名头上听着不错,但实际没有实权。如此既堵了天下人的嘴,又能限制广阳王的发展。”中书令主要负责诏令文书的起草,相对于尚书令而言职权范围和影响力都较小。
\n“阿昭聪慧!”胡太后一听,果然觉得有理,笑道,“如此谁还能说朕的不是!”
\n阿昭:“陛下自来没有不是之处的。只是您没有满足一些人的欲望,那些人便要说您的不是。”
\n胡太后想起几个男宠争风吃醋、三天两头向自己讨要好处的事情,长叹一声,“天底下除了阿昭,再也没有一心一意为朕之人了。”
\n阿昭笑道,“没有陛下,就没有阿昭;可是,没有....”阿昭连忙住嘴,向胡太后道罪,“臣多言了。”
\n胡太后慈爱地扶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