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裴邃督征讨诸军事。
\n梁军一路势如破竹, 时至正光六年, 大魏平靖关、武阳关、岘关全部沦陷。三关既破, 南梁战线一路前推, 眼看就要占领淮南地区。
\n北魏方面派行台郦道元和河间王元琛救援寿阳, 安乐王元鉴救援淮阳。
\n然而,元琛畏于裴邃之名,驻扎城父数月不进。朝廷方面相当不满——光驻不打, 每天燃烧的经费谁来负担?
\n朝廷方面派使者持千牛刀前往城父, 催促元琛出兵, 并道:再贻误军机当场斩首!
\n元琛无法,只得不顾郦道元等人的阻止,冒雨出兵,果然大败。五万魏军当场被斩首一万多人, 元琛退走寿阳,再也不敢出战。
\n“所以我是要去收拾寿阳的烂摊子?”贺兰定接到朝廷任命, 成为南征大都督, 率二十万六镇降民南下攻打梁军,收复淮南失地。
\n斛律金面露忧虑,“南方和咱们这边可不一样。”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等等都大有不同,北方儿郎过去恐怕要水土不服的。
\n“作战方式也大不相同。”北方草原一马平川,双方骑兵冲击。而南方多山多水, 骑兵威力被制约。主导一场战事胜负的因素更加多样化, 比如计谋。
\n鲜于安大大咧咧道, “南方汉人都是瘦麻杆, 腿都没有我胳膊粗!”
\n斛律金只当听不见鲜于安的胡言乱语,继续对贺兰定道,“淝水之战,晋以八万兵力胜八十万秦军,这种以少胜多的战事在咱们草原是想都不敢想的。但是在南边却很常见。”
\n贺兰定拍拍斛律金的肩膀,他知道斛律金的忧虑。
\n联盟众人一开始的目标就是稳打稳扎拿下北方,盘踞一地以自强。本来,目前一切发展顺利,都在计划之中。
\n可是朝廷一道旨意,贺兰定这么个联盟首领不得不离开北方根据地,领军南下。这无疑为联盟军的发展曾加了不可控的风险性——古往今来,因着水土不服死在半道上的将领还少吗?
\n且南梁军这次来势汹汹,如狼似虎,并不好对付。而贺兰定带领的还是二十万降民,一个不好就有被反噬的可能。
\n“是风险,也是机遇。”贺兰定和阿昭想到一处去了,“倘若真的能够收复淮南失地.....当地土壤肥沃、水源丰富,说不得.....咱们怀朔就再无饥荒之忧了!”将淮南地区打造成敕勒川后花园也未尝不可。
\n最终,贺兰定决定领一万亲兵、一万联盟军去云州(原朔州)接迎二十万六镇降民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