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从今往后,南边汉人主要的对手又只剩下了一个,那就是北面鲜卑人建立的大魏朝。而诸葛承身为一位汉人的将领,此时站在城楼上望向北方,不是满脸担忧而是面带微笑,这不光是源于对拓跋珪成功本身的满心欢喜,也同样是欣喜于自己看人的眼光没有错。
拓跋珪真的是帝王之姿,他成了北面的胡人们共同的皇帝。而他的皇朝从此以后也将成为汉人最大的敌人,史册上会记载下这个在黄河北面和汉人隔河相望的朝庭,它的名字叫做魏。
诸葛承第一次以一个南边臣子的身份听见北面那个国度的消息时是在数年以前,那时的他才刚刚确认自己找到了政治上值得投注的对象,成为了聚在刘裕身边的又一位既年轻又有学识的青年志士。这时北面鲜卑部拓跋氏将其国号由代改称魏的情报就混在了其他一众值得汉人注意的胡人各国情报中间传到了他们手里。
“呵呵,魏者,大名也,神州之上国,这个拓跋氏倒是会选字,有点意思。”徐羡之只是望了一眼那个字就开始分析,阴阳家出身的人总是喜欢帮人看字批命,尤其像国号这种,更是可以预示着一个朝代的命运。
那时候他们几个还只是刚刚被北府众位前辈举荐出仕的青年才俊,才开始踏入南边的官场,没有后来各个身居高位后的谨小慎微,点评天下众人时,还带着有才华的年轻人敢和天下争先的自信。
“就是不知道这个拓跋氏族脉硬不硬,能不能压得住这个‘魏’字了。”刘裕也随口接了一句,以他们现在的职位,能收到的情报实在有限,于是正经事商议完后就只能在有限的情报里自己找点有趣的谈谈。
“说不定人家拿了这个魏字真正用意是直指我们南边的汉庭,毕竟我朝到底是怎么来的人尽皆知。”刘穆之一向擅长分析,这一句话虽然还没触及拓跋珪的本意,但大方向和思路都大致正确了。
“那照你这么说,你们最早用来说服我的那句浑话不也是差不多的意思吗,就因为我是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二世孙,正经的大汉刘氏子孙,所以天然的有些正统的资格?”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