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刀。
其实青龙偃月并不是什么适合刺击的刀型,但是关羽似乎也不在意这一刀究竟能否刺中,阿拓被这柄长兵之王非人般的攻击距离一击逼退就是关羽想要的全部了。
当阿拓退开那一步时就明白了自己已经进入了等死的环节,此时他们俩之间已经进入了关羽的最佳攻击距离,对方抡起长刀以疾风骤雨之势一刀刀地劈下,而阿拓只是疲于奔命般地重复着后退,举刀格挡,再后退。
阿拓手握的只是一把窄刃的军刀制型的长刀,纵使那确实也是一把好刀,却和足以被列为传世名刀的青龙偃月刀无法相提并论。而即使阿拓拿着一把能够匹配青龙偃月刀的名刀也并不会让他的处境变得更好,窄刀的刀型在面对这种重型大刀的劈斩时几乎是用刀身本身的寿命在抵抗那仿佛能劈山裂海般的力道。
可是阿拓别无选择,他已经完全被带进了关羽的进攻节奏,只是单纯地凭着求生的本能在抵挡对方的进攻。
可是这种生死间接近空灵的状态也大大地激发了阿拓,他的格挡从最开始的疲于奔命开始渐渐产生了章法,甚至有几次他提前预判了关羽的进攻路线,为自己留出了足够的时间调整接刀的角度从而减少拼刀对于刀身的损耗。
但这些也仅仅只是延长了他距离死亡的时间而已,然而此时的阿拓对此反而已经不在意了,无论他的刀能否坚持,以关羽的刀法杀他必然绰绰有余。
弱者死于强者刀下这本就是草原上再熟悉不过的法则,在身为强者时的阿拓不曾有过多余的慈悲,而如今变成弱者的身份也不会让他满腔哀怨。阿拓反而感激关羽在他死前给他展示的刀意,也许这就是汉人说的朝闻道夕可死矣,他内心不起一丝波澜地等待着自己的刀崩溃的刹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