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回到本市,是因为要出席商业活动,这一点我跟活动主办方也确认过,确实都是早先就约定好的。
“据女经纪人反映,耿昊近一段时间精神状态特别好,新书受欢迎程度和畅销度超越他以往所有的创作,随之而来的商业活动也是应接不暇,即在事业和财务收益方面,耿昊都处在一个飞跃的上升期;至于感情方面倒是有个小小的挫折,去年年底他与相恋多年的女友分手了,不过对方是个非常年轻的女孩,与眼下本市恶性系列案件被害人类型是迥然不同的;另外,耿昊从未在任何场合表现出对老年女性和丝袜的特别关注,他的阅读物和电脑中也未有此类资料和照片,我们也未发现他在网络上浏览畸形性爱影片和图片的痕迹。总之,从目前掌握的有关耿昊的背景资料来看,他不具备作案动机。
“当然,心理畸形犯罪,也就是变态犯罪,可能不需要什么客观动机,但是对罪犯来说,必定会有一个刺激性因素,如果就这一点来说,非要往耿昊身上套,倒也能找出一个说法——也许在创作新书的过程中,由于对犯罪情节的揣摩过于投入,他心志模糊、走火入魔,想要切实体会书中所描述的犯罪快感。不过,这种推论太过戏剧化,可能我们在文艺和影视作品中会看到,现实生活中是非常罕见的,也许是我孤陋寡闻,所以从未听说过此类型案件发生。”
杜英雄一番长篇大论过后,艾小美接着说道:
“就我同事小杜的分析,我补充一点,关于两个案发日与耿昊回到本市时间点存在相近的情况,应该并不是巧合,是有人刻意造成的。小杜刚刚介绍过,耿昊的日常活动是遵从他经纪人的安排,而这个经纪人通常都会提前一两个礼拜做好一份详尽的行程计划表,存档在她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里。我对电脑做了技术测试,发现在案发前,系统被偷偷入侵过,方法很简单,也很有针对性。因为接洽各种工作和活动的关系,经纪人会把她的邮箱、电话和qq号码等公布在网络上,而入侵者正是以联系工作为由头,通过聊天软件偷偷将木马程序植入她的电脑,从而盗取所需资料,事实也证明,入侵者确实浏览过行程计划表。我试着反向追踪入侵者的网络足迹,ip地址显示,源头为公共区域的免费wi-fi;至于木马软件,在一些网络商业平台上很容易就能买到,如果内行一点,在一些黑客论坛上也能够轻松下载到,很难找到源头。”
最后由顾菲菲来做重要释疑:
“虽然前面已经说了很多,但各位应该更想听我解释有关指纹的问题,那就先说一下结论——指纹也是有人刻意栽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