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大仲马在巴黎是备受争议的一位人物,但无论人们如何非议他的血统、道德、人品亦或者其它很多东西,至少在通俗这一块,几乎没有比他更加权威的作家。
尤其是他的《基督山伯爵》此时正在巴黎连载,在这期间可谓是引发了整个巴黎的狂热,报纸销量激增,甚至有读者为了尽快看到最新的内容,不惜贿赂印刷厂的工人,只为能够尽快知道后面的情节。
那么二十万法郎在这年头的法国意味着什么呢?
在这一时期,一位男性工人的日薪仅仅只有两法郎,女性则是直接减半,至于童工什么的就更不必说了。
总之很少有人会质疑大仲马在这方面的商业眼光,但恰恰正是如此,聚集在大仲马家的那些巴黎的作家和编辑才更加觉得不可思议。
每行值十个法郎?难道仲马先生竟然认为那位俄国作家的长篇要比他还要高出一筹不成?
而就算他是习惯性的夸张了一下,要将他口中的那个数字狠狠打一个对折,但这依旧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个价格无疑也说明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仲马认为这部长篇的商业价值相当高,大概率会在巴黎流行起来。
真的这么精彩吗?一位新人的第一部长篇通俗,而且还是一个外国人写的!竟然真的能到达这种地步吗?
坦白说,要不是这位新人是一位面都没露过的俄国作家,在场的很多人几乎都要认为这是仲马跟人合作特意上演的一场闹剧了。
当大仲马说出那句话后,在场的人可谓是一片哗然,而等他们稍稍反应过来之后,在场有些前段时间没少说风凉话的作家顿时就红了眼睛,在残酷的巴黎文学市场下,为何竟有人连面都不用露就能取得成功?
而与此同时,在场的很多编辑的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在巴黎,大把大把的那可太好找了,甚至说就连大仲马、巴尔扎克这样的作家为了能够赚到更多的钱,那也是在不停地向各大报纸推荐自己的新,但问题在于,像《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这样直接能够改变报纸的生存状况的优秀那可太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