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和狙击点的撤退路线。注意火力交叉,避免误伤。”
他要求小队成员轮流进入不同位置,模拟射击角度,熟悉转移路线,并练习在队友火力掩护下的快速移动。
下午的训练更侧重近身和无声作战。
何雨柱利用海岸特有的环境设置障碍:布满湿滑苔藓的狭窄通道,只能手脚并用爬行的低矮岩洞,海浪声掩盖下的突袭点。他亲自示范如何在湿滑岩石上无声移动(利用脚尖和脚掌外侧接触着力点),如何利用海浪拍岸的巨响掩盖脚步声发起突袭,如何在狭窄空间内使用匕首和枪托进行无声格杀。
他让队员两人一组进行对抗练习,要求全程保持静默,只允许使用肢体动作和眼神交流。失败者往往会被冰冷的海水浇头,或者被何雨柱用训练匕首“割喉”。
训练残酷而高效,队员们身上很快布满了擦伤和淤青,但眼神却越来越锐利,动作越来越利落。
训练间隙,何雨柱又进行了通讯设备的讲解。
“频道设定在XXXX,备用频道YYYY。手势信号复习:发现目标、掩护我、需要支援、撤退方向”他强调在复杂环境和可能存在的电子干扰下,保持通讯畅通和小队成员间默契的重要性。
他模拟各种突发情况:队长“阵亡”时由谁接替指挥;通讯中断时如何用约定好的手势和哨音(模仿海鸟叫声)进行联络;如何在火力掩护下救助“伤员”并后撤。
夜幕再次降临。
海风变得更大,带着刺骨的寒意。
一天的极限训练下来,“暗影”小队的六人几乎筋疲力尽,湿冷的衣服贴在身上,肌肉酸痛无比,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他们围坐在何雨柱选定的一个背风、隐蔽的岩洞里,岩洞里燃起了篝火,所有人都在吃C口粮,火堆上面用军用饭盒烧着鱼汤,队员们吃着口粮,眼睛都盯着那几个饭盒。
“真香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