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涌码头的建设有实质性的进展!
“阿浪,阿胜、老顾、兴尧,葵涌项目现在是我们黄河实业的重中之重,更是插在怡和心脏上的一把尖刀!我要的不是按部就班,我要的是速度!前所未有的速度!”
“老板,材料运输有欢哥保障,第一批钢筋水泥已经在路上了。但传统的码头建设,打桩、浇筑、安装,工序繁杂,工期漫长。就算人海战术,想快也有限度。”阿浪提出了现实的困难。
“何先生,浪哥,传统方法确实耗时。但我在研究国外最新工程案例时,注意到一种在欧美开始兴起的理念——预制装配式结构。尤其是在港口、桥梁等大型工程上,现在的红磡隧道用的就是这种技术。”
“预制装配式?”阿浪有些疑惑。
“对!”陈胜展开一份他让人绘制的草图,“简单说,就是把码头的主体结构,比如巨大的混凝土沉箱、钢结构的栈桥面板、甚至部分装卸设备基座,先在后方的大型预制场里像造汽车零件一样批量生产出来,然后通过重型运输工具运到现场,像搭积木一样快速拼装、安装到位!这能大幅减少现场湿作业(浇筑、养护)的时间,不受天气影响,质量也更容易控制。”
何雨柱点头道:“阿胜,看来你是下过功夫的,阿浪学着点,别一天天就人海战术!”
“知道了,老板!”
“我们的优势是什么?是钢铁厂!是汽车厂!”何雨柱接着道。
“预制件需要大量、高质量的钢材!我们的‘黄河钢铁厂’现在产能充足,技术也在咸兴尧带领下不断提升,完全有能力生产符合码头建设要求的高强度结构钢!甚至,我们可以根据预制件的需求,优化钢材的型号和规格,做到自产自用,成本和质量双重可控!”
“明白,老板!”咸兴尧道。
“还有汽车厂!”何雨柱继续道,“预制件动辄几十吨、上百吨,运输和吊装是核心难题。我们自己的‘黄河汽车厂’不是只能造卡车和巴士!立刻让技术团队,在现有重型卡车底盘基础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