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在怡和洋行这个英资龙头身上。
他通过奥利安在警界高层的特殊渠道,以及王翠萍在O记(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的资源,不动声色地收集了一些关于怡和旗下某些灰色产业(如早期涉及走私、行贿等陈年旧事,或与某些声名狼藉的政客、前黑帮人物不清不楚的关系)的模糊线索和证据碎片。这些证据本身可能无法直接定罪,但极具爆炸性。
他没有亲自出手,而是巧妙地通过多个无法追查的匿名渠道,将这些信息“泄露”给了几家对英资财团素有微词、且影响力巨大的国际财经媒体以及香江本土几家立场相对独立的报纸。
信息被精心包装成“深度调查线索”。
很快,一系列以“英资巨头的香江往事:阴影下的财富积累?”、“怡和帝国:光鲜背后的隐秘角落?”等为标题的深度调查报道开始预热和连载。
报道虽未指名道姓定论,但字里行间暗示的庞然大物,直指怡和。
市场风声鹤唳。
而针对规划署的刁难,何雨柱采取了更直接也更“官方”的反击。
他让顾元亨高薪聘请了香江最顶尖、人脉最广的御用大律师团队和城市规划专家。
不再被动修改方案,而是针对规划署每一次不合理的驳回,都准备详尽的、符合所有现行法规和最高技术标准的法律意见书和专业反驳报告。
同时,他授意阿浪,以黄河实业的名义,向立法局(当时的香港立法机构)几位相对中立、关注民生和公平竞争的华人议员,以及类似于廉政公署职能的机构,提交了关于规划审批过程存在“不合理拖延及选择性执法嫌疑”的正式投诉信函,并附上大量对比证据(其他英资或亲英背景项目审批神速的案例)。
这一手,将规划署推到了风口浪尖,迫使他们必须更加谨慎、透明地处理黄河实业的申请,否则将面临立法质询甚至廉政调查的风险。
对于可能再次出现的黑帮骚扰,何雨柱给史斌下了死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