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陈淮疆的面读信的。陈淮疆看着信上的内容若有所思:“之前听说赵氏银号另辟蹊径,给存款的百姓送粮,不但没亏还开得更红火。我也想见见这位掌柜。”
“不行。”裴宥山直接否决,“你身体刚好。最近天儿冷,再出去怕王妃要恼了。”
“我母妃哪有那般可怕?”陈淮疆被他逗笑了,“我又不是瓷人,风一吹就磕了碰了。再说,我可以将赵掌柜请过来。近来母妃身体不如从前,她想将名下的一些铺子先交给我打,我觉得赵掌柜是个人才,可以将他招入王府麾下。”
穆王府的铺子都是官家产业,除王府的商铺外,穆王妃名下还有一些陪嫁带来的铺子和地,可以交给陈淮疆。如果不是身体问题,这些铺子本该在陈淮疆娶妻后,交给世子妃掌管的。
穆王妃出身南部,是南方藩王之女,她身体本就孱弱,主持王府事宜又耗费太多心力。正巧瞌睡了有人送枕头——她身边的静善说,自己的儿子也有些本事。
赵掌柜收到陈淮疆的邀约甚是激动,当即回信说自己随时可以见面。陈淮疆想了想,把人请来王府总归不妥,最终还是将见面地点定在了穆王府名下的一家酒楼。
之前他就听裴宥山说过,赵氏商行在容城主营的是布料和成衣的生计。大宁国如今还以小农经济为主,饶是北部最富裕的容城,也有很多节俭的人家日常穿着自家织的粗布衣。王府上又养着绣娘,赵氏商行的客户,便是中间层的富裕人家和逢年节购置新衣、棉衣的普通百姓。
穆王妃交给陈淮疆的铺子里有几间成衣店,如今有下人在管,目标客户是容城的官员,部分产品会销售给其他封地的诸侯。陈淮疆见赵氏银号的红火景象时就动了心思——按裴宥山的话说就是,中低端消费市场也有很多探索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