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康熙态度仍然很明确:“朕答应你兴科学,却不代表科学成主学。以儒治国,事关大清之安定,望保成悉知。”
“当然,当然,儿臣自小熟读圣人之言,成绩之好多次获太傅们的赞美。儿臣以德行要求自己做到更好,也定会在外洋事务上给各国留下大清乃礼仪之邦的印象。”
接待各国使臣的事一生二熟,胤礽早些时候接待外国使臣还是礼部出人,如今有了外交部,朝中政务运转更为完美,外交部与礼部两部共同分管负责,处理起来效率也快。
没多久,沿海海关处便将各国使臣之国书递交至京城,待京城批准,则护送使臣入京,来回驿站皆有人接应,住处干净整洁,沿途景色也很美,待他们到达京城时,恰好是最热的时候,大街上还有小摊贩沿街售卖杨梅、桃子味儿的凉水。
英格兰使臣团这次一共来了十个人,其中有五位皇家科学院的科学家,两位议会成员,艾萨克·牛顿则两种身份皆有,算是此次负责人之一。
大清之国,在西方人印象之中有古典、优雅之印象,沿途一路驿站住下来,也多是小桥流水,假山装饰点缀,颇有将建筑融入自然风光之景。
这其中装饰设计,令居住充满商业气息伦敦的牛顿感到新奇。
接待他们的大清官员见他对此感兴趣,着说道:“驿站这里,只是借用了好风水,要论园子规模之大,设计之精妙,当然还是大清皇家之园林,待使臣入宫面圣,就有机会参观紫禁城了。”
如同皇上唯一京城郊外避暑别宫畅春园,就是既有恬淡自然之意境,有兼顾皇上治国理政之需要,集合儒学礼乐之道大成而建。若是使臣运气好,就有机会与法兰西使臣一样参观畅春园,因为京城暑热,皇上与太子殿下会在最热的时候居住在别宫避暑。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