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有意拒绝, 帝王一个眼刀过来,语带不善地问他:“外洋事务不是你一直都想做吗?自己当初提出来,现在临到需要你代表大清去主持大局, 怎么又一脸不情愿?”
胤礽无奈道:“那是彼丢给儿臣的激将, 您怎么照单全收了呢?”
“罗刹国主也是年少浮躁了, 去了趟外洋就想要改革国内弊政,外洋之先进事物,我大清派遣出去使臣一样能为朕带回消息。至于招揽各国人才, 他眼巴巴地跑过去招, 还不知道去当地招到什么牛鬼蛇神, 朕只需点头首肯, 西方各国就派了最顶尖科学家前来出使大清, 就他那蛮夷小国如何能与我国之威相比?”
康熙不遗余力地将罗刹国往底下踩,一个至今国家大片土地还处于大地主与贵族们的领地下, 甚至都没有儒家礼教做基础蛮夷国度,听说那儿还有什么农奴, 大清在这儿士农工商,农之社会地位高于工商,而罗刹那边, 视农为奴,其落后可见一般。
从字面意思就能理解什么叫做农奴制度,农种田不是为了自己, 不是为了国家而种地,而是为了领主,这不就好比周王朝之分封之制?
他们国民信仰之教派也是混乱堪比西方,什么东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新教等,可惜派遣去他们国家探子折损了许多, 康熙没能接到更加多信息,但这并不妨碍他看低罗刹国内各方面底蕴。
康熙深沉道:“他倒是给朕提了个醒,朕且看他之后改革会如何收场,如何压制反对之声。”
听他意思,似乎有再次派人前往罗刹国的意思。
而两国签订边境盟约,友好互市开始以后,大清商人还真能名正言顺地去往他们国家行商。
胤礽:???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